这个时期,日本从大陆不仅源源不断地输入物质文明,而且开始导入大陆的精神文明 。一方面,移居日本的汉人和朝鲜人即所谓“归化人”开始使用汉字记事,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天文等知识传入日本 。
到6世纪,儒家经典、佛教等亦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揭开了日本精神文化的序章 。有上述可知,日本原初文化的萌发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
从迄今关于绳纹、弥生和古坟文化的研究来看,日本原初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日本人在与外部自然的斗争中、在寻求和丰富自身物质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一旦岛国日本与外界取得联系,外来先进文化便立即被导入,成为日本文化的生长激素 。其次,在精神文化上,巫术和祭祀支配着原始社会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这种原始信仰为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的形成提供了基矗第三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与日本民族、国家的形成几乎同步,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
即以大和地区为中心,融合诸民族而形成为“大和民族”;“大和国”也终于统一了“百余国”,建立起天皇制国家 。大和国统 。
明治维新
在古代,日本人的姓氏是表示世袭官职大小和氏族门第高低的一种称号,是由天皇恩赐的,庶民百姓是不允许有姓氏的 。
5世纪后,大和国统一日本,确立了以贵族为主的氏姓等级制,授予上层贵族以“臣”、“连”、“宿弥”、“造”等姓,授予地方贵族以“直”、“君”、“首”等姓 。当时氏姓成为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享受世袭特权的依据 。公元814年,嵯峨天皇派人对当时居住在京城和近畿5国的皇族、贵族和高级官员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并审阅了宫廷的所有典籍,编纂了《新撰姓氏录》三十卷 。共载姓氏1182户,分为神族系、皇族系、诸蕃系三大类 。
江户时代(1603—1868),允许武士阶级和有功的百姓(农民)和町人(工商业者)称姓(苗字)带刀,但一般人还是不许称姓的 。直至明治维新以后,宣布四民平等,方允许平民有姓 。明治八年(1875)日本政府颁布“凡国民,必须起姓”的命令,没有姓的人们才匆忙为自己取姓 。1898年,日本又制定户籍法,每户的姓才固定下来 。据说目前日本人的姓有11万之多,其中常用的姓有400多个 。
你想的什么结论?
平时看日本动画或者轻小说吗?看的话拿里面描写的校园做例子就可以了,虽说那些例子基本都不真实,但对不了解日本实情的国内读者来说那才是真实的 。
非要真实的常识的话..其实像东京这样的大都市,在很多方面和我国的大都市很像啦,不过表面上的公共秩序更好一些 。
吃喝的话,怎么说呢..便宜的东西真便宜(例如某种小鱼干拌饭的食物),贵的真贵啊(例如大部分水果),至于吃饭时的讲究什么的,根本就没讲究了..虽说还有一些个规矩存在,但也只是存在罢了,不守那些规矩的人有都是 。另外酱油是必备品,很多食物都配酱油吃..
住的方面嘛..只知道找便宜的出租屋很容易,不过面积很小就是啦 。
出行嘛,基本都是依靠电车,不是因为没有私家车,而是乘坐电车更方便,在日本大多城市堵车是常态,骑单车都比开车来的快..
比较关键的第一点(估计你也知道吧?)就是日本并没有身份证,查验身份一般都是看驾照、学生证、工作证什么的 。
比较关键的第二点,东京..嗯,或者说大多日本东北部的人都怕外国人,可能是怕麻烦还是什么的不清楚,反正不愿意和外国人交流,尤其是面对语言不通的人时很畏惧 。
比较关键的第三点,东京人防范意识很强(这个和我国很多城市一样吧..),被陌生人搭话时会很警惕,尤其是年轻女性被陌生男性搭话时,附近有警察的话很可能会报警哦..
【常识日本论点】
推荐阅读
- 有关日本的小知识 日本假名小知识
- 日本千岛药片 日本药片常识
- 有关日本的小知识 日本小知识日语
- 你不知道的咖啡小知识 日本你不知道的小知识
- 日本基础文化常识 日本基础常识
- 关于日本的趣味常识
- 事业单位行测常识900题 事业单位试题900常识
- 节能小常识短语 节能小常识
- 海参购买常识 海参产业的常识
- 办公室节能小常识图片 办公室节能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