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温州瓯海片区高中招生工作实施办法( 二 )


【2023年温州瓯海片区高中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第三批为生源不足的民办普通高中市域内招生 。在第一、二批招生结束后,市域内仍有空余学额的民办普通高中经申请批准,通过征求志愿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招收生源地普通高中低控线上且未被任何高中录取的考生 。
第四批为省内市外生源不足的民办普通高中跨设区市统筹招生 。在当地招生后,仍有空余学位的省内民办普通高中 , 经省教育厅统筹安排,由市教育局结合各县(市、区)生源情况下达招生计划,以志愿填报方式在生源地普通高中低控线上未被任何高中录取的学生中进行补录 。
(五)定向招生 。瓯海中学60%(含)以上的招生计划以瓯海区初中定向生和市区定向统筹招生形式分配到初中学校和所在行政区外的各区 。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本年度招生计划的20%(含)作为定向招生计划分配到瓯海初中学校 。2024年起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取消定向生招生 。定向招生的对象必须是在瓯海区报考且具有所在初中学校两年以上(含两年,其中一年为九年级)学籍的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条件的应届毕业生 。从2025年起 , 定向生对象原则上须在定向初中学校连续就读两年及以上(以学籍为准),其中一年为九年级 。在瓯海区外就读的瓯海区户籍考生不享受瓯海片区普通高中定向招生资格 。定向招生方案另行公布 。
(六)特长生招生 。普通高中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申请招收在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有特长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 招收人数不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数的 5%(足球项目计划单列) 。具体按《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3年市局直属普通高中招收特长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温教直〔2023〕59号)文件执行 。
(七)公办普高市区统筹招生 。温州中学、温州第二高级中学、龙湾中学、瓯海中学、洞头区第一中学面向市区定向统筹招生,其中面向瓯海片区定向招生164人 。2023年洞头区第一中学向瓯海区另定向招生45人 。从2022年秋季初一新生(即2025年)开始,温州中学、温州第二高级中学、龙湾中学、瓯海中学等四所学校面向市区定向统筹招生计划原则上按初中毕业生数比例分配到学校,具体按省厅文件执行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国科温州附属高级中学(永强中学)、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温州科技高级中学(瓯海中学分校)等八所学校面向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统筹招生,其中面向瓯海区招生336人 。另2023年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向瓯海区各定向10人 。统筹招生计划原则上按各区2023年初中毕业生数的比例分配到各区,同时兼顾考虑区域普通高中停止招生及新办学校招生因素 。具体按《温州市教育局关于2023年温州中学等十三所公办普高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市区定向统筹招生的通知》(温教直〔2023〕83号)执行 。
(八)民办普高市区统筹招生 。原则上招生计划40%在本区域内招生,其余招生计划按照各区录取地人数比例分配到各区,同时兼顾考虑区域普通高中停止招生及新办学校招生因素 。所在行政区外各区民办普通高中面向瓯海片区统筹招生 , 招生计划安排如下: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英奇书院(瓯海,民办)48人,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瓯海 , 民办)65人,温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温州中学国际部)(瓯海,民办)55人 , 温州私立第一实验学校(原北大新世纪温州附属学校)(瓯海,民办)82人,温州市英才学校(瓯海 , 民办)109人,温州东瓯中学(瓯海,民办)118人,温州市越秀学校(瓯海,民办)55人,温州世外高级中学(瓯海,民办)29人 , 温州市滨海高级中学(瓯海,民办)50人,温州市沙城高级中学(瓯海,民办)62人,温州市<洞头区>乐成寄宿中学(瓯海 , 民办)72人 。
(九)特色实验班招生 。瓯海中学面向瓯海片区招收2个特色实验班90人,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面向瓯海片区招收特色实验班3个班135人,温州科技高级中学(瓯海中学分校)面向瓯海片区招收特色实验班3个班129人 。
(十)瓯海中学特色招生在平行志愿统招录取前完成 , 具体按照瓯海中学“学术高中建设”特色招生方案执行 。
(十一)同分录取原则 。在录取过程中,考生成绩达到报考学校最低录取线,若总分(含市级政策加分)相同,按以下规则依次比较录?。喊次幕颇孔芊?不含体育科目)从高到低录取;按语文和数学两科总分从高到低录取;按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取分数高的一科)从高到低录取;按英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依次比较后仍相同的 , 并列录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