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优秀经典范文( 二 )


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即使你在高尚,再伟大,再与命运的不公和恶势斗争,却总是显得孤单 。不过,也正是这种差距悬殊的对抗,才更加凸显主人公冉阿让的英雄本色!
读《悲惨世界》,得到的不仅是文学的进修,更是情感的升华,灵魂的洗礼!

悲惨世界读后感篇3
现在的世界有一种人,一种名为善良的人 。这种人是存在的,只不过很少,更不用说那种在自己处于困境还想着帮助别人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
在《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身为一个囚犯,从某一种角度来说他不算是一个好人,更不用说是一个善良的人了 。他刚从牢里出来那会儿,还想从好心收留他的主教那里偷走东西 。但幸运的是,他的良知还没有完全消失,凭着主教的真心付出以及对他所说的话 。他变成了一个好人,他在有了钱之后积极救助穷人,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人看不惯他,执意要置他于死地 。但他依旧记得自己对别人的承诺,尽自己权利救出了芳汀的女儿,甚至于在自己逃难过程中一直竭尽全力的照顾她,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 。
就是这样一个被命运不断折磨,可以说是被上天抛弃的一个人 。但就算是这样的一个人也在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别人,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命运,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平 。他在努力改变自己,但上帝总是喜欢不停的开玩笑,一次又一次的将他陷入险境 。可这样的险境被他一次又一次的`解开,他依旧在努力 。
说到这里,就可以看看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认真的看看自己 。现在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停地抱怨生活,现在想想自己也是太愚蠢了,做不到一个善良的人,反而做了一个怨天尤人的人,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
不止要停止自己的这种不应该有的行为,更应该学着冉阿让一样,就算自己处在怎么悲惨的世界里,随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学着用自己的行为去拯救自己,用帮助别人的这种方法去救赎自己,让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
我们可能做不到像冉阿让那样帮助别人,也不用像冉阿让那样用尽一切方法去救赎自己 。
但有一点,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那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 。表达善良可以有很多方法,不是所有善良的人都是在帮助别人 。我认为内心上的善良,也是一种善良 。不要总是想着别人亏欠了自己多少,首先从态度上改正自己,试着去想想自己在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够,让别人认为自己不够善良 。尽量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才是让自己变得善良的最好方法,也是保持善良的最好办法 。
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是一个善良的人,这样的冉阿让所处的那个悲惨世界将不复存在 。
悲惨世界读后感篇4
经过漫长时间检验的杰作,捧读后将永存读者心头的雄浑的人类史诗,具有浓重瑰丽的色彩,磅礴浩大的气势,是人类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它就是——《悲惨世界》 。

《悲惨世界》是法国重要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讲述了苦役犯冉·阿让,出狱后,受到教主感化,决心从善,广施仁爱,后来被任命为市长,他为女工芳汀去寻找她的女儿珂赛特,并将她从凶狠的德纳第夫妇手中拯救出来,让她接受教育,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
从文字中,我似乎可以看见雨果对德纳第夫妇残暴而无人性的做法的斥责与厌恶,对冉·阿让拯救珂赛特行动的赞赏与认同;对珂赛特与芳汀凄惨命运的同情与怜悯 。在我看来,雨果其实是把德纳第夫妇比作了剥削者,他们残忍的从珂赛特与芳汀等人民身上榨取他们现时对他们来说有用的利益,无用时便百般喝斥,一旦他们体现出了一定的利益的时候,又将他们好好地利用一番,却从不顾及后果,这不正如一句俗语“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吗? 。他又把拯救珂赛特和芳汀等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冉·阿让比作了英雄,让他与奸诈卑鄙的德纳第夫妇进行周旋,将珂赛特从他们的魔爪中拯救了出来,为他围上了一层英雄的光圈 。
有时我会在想,这篇小说是不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个揭示呢?我认为这部作品揭示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同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反映了法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歌颂了人性的善良与纯真,鞭挞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 。也体现了作者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的向往 。
雨果用他的笔为我们演绎了一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的矛盾,也诉说了生活在那时社会中的人们的心声,同时表明作者热爱和平,抵制战争的内心思想,至少我会这么认为的 。正如书中所说,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已的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矛盾 。在这个意义上《悲惨世界》可以称作一部人类的“苦难大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