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ㄈ┣炕ぞ?。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城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区域、城乡学位需求结构性变化和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后的形势变化等因素 ,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 主动与当地公安、民政等部门加强协同 , 全面摸清2023年城镇范围适龄儿童(包括户籍生和随迁子女)数量 , 加强对适龄儿童人数变化、学校学位供给情况的预测分析 , 根据辖区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标准班额、师资配备等情况合理核定学校招生计划 , 并根据生源情况、在校生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对于出现学位紧张的片区,要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提前做好宣传疏导,引导家长形成合理就学预期 。要强化底线思维,重点排查热点区域、热点学校招生入学矛盾,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健全协调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2023年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 。
?。ㄋ模┕娣缎畔⒉杉?。各县(市、区)要通过多种方式及早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工作方案,明确招生入学流程和时间安排,优化报名登记、递交证明材料、审核相关资质等程序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提供的入学证明材料列出清单,并提前告知家长 。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随迁子女在户籍地无人监护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 。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稳妥推行“入学一件事”集成改革,着力提升招生入学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加快推进户籍、房产、社保等入学相关信息与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平台共享,逐步实现招生资讯发布、网上报名、信息采集、材料审核和区域内统一招生录取“一站式服务”,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
四、妥善保障特殊群体入学
?。ㄒ唬┍U纤媲ㄗ优胙?。各县(市、区)要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 。要认真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要求 , 继续实施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三证审核”(居住证明、户籍证明、务工证明)制度,各证件发放单位和随迁子女父母对其提供的有关证件及证明材料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 。随迁子女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的 , 由户籍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安排入学 。对回户籍地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随迁子女 , 户籍地和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妥善做好考试招生服务工作 。认真做好返乡创业就业人员子女、易地搬迁户子女就学保障工作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专门制定2023年随迁子女招生入学工作实施细则,报市教体局备案审定后规范实施,并及时填写《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情况统计表》,与辖区随迁子女就学工作总结一并于9月18日前书面报市教体局 。
?。ǘ┕娣恫屑捕倌杲逃仓?。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规范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能力评估认定工作,根据县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意见,对具备学习能力能够到普通学校就读的,优先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对残疾程度较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要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若本县域无特殊教育学校 , 需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寄宿制学校设立特殊教育班,为适龄残疾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便利 。对残疾程度严重,不能到校就读的,就近安排学校进行送教上门 , 严格控制送教上门学生比例不超过10%,切实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ㄈ┤险嬷葱薪逃糯?。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严格按照国、省、市文件规定的条件范围、优抚对象以及优抚标准和程序执行,每年由优抚对象所在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把关,统一采集符合条件的适龄优抚对象子女信息,并出具相应身份证明、入学申请证明资料,经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资格审核后,依法依规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
推荐阅读
- 武汉2023年中考时间表图片 武汉2023年中考时间表
- 长治2022年中考 长治2023年中考科目+总分+时间安排
- 2023湖北高考成绩公布时间 湖北省2023年高考人数
- 2023年江汉区尚秀幼儿园新生入园招生公告
- 2023年成都小升初大摇号摇中了还能报其它学校吗?
- 浙江21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2023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表
- 2023年绍兴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练习时间及入口
- 2021年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填报指南 2023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 徐州2023年中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徐州中考能报几个志愿
- 笔试 山东省2023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