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核磁共振需要多少钱 X光看不清 腰椎间盘突出核磁共振多少钱( 二 )





核磁共振片子


扫描快速费用较低的CT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选方式 。CT也是临床中多种疾病诊断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式,具有扫描区域广、速度快、费用低的特点,是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首选的诊断方式 。
CT能够清晰显示椎体情况、腰椎间隙内部情况,以便掌握脊髓内是否存在肿瘤、结核等病症,还有助于对腰骶椎后位、斜位状况进行评定,另外在腰椎间盘突出钙化和积气等方面有着较高的灵敏度,能显示周围组织和病变髓核之间的关系,对神经根受压情况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CT检查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仪器种类较多,不同的仪器在扫描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诊断的误差较大,对影像学医师的要求也更高(没有经验的医师容易将突出诊断为膨出) 。对严重脊柱畸形、先天性椎管狭窄及椎管术后、椎间盘游离、椎间盘钙化等方面效CT诊断有一定困难 。而且CT存在一定的放射性 。


术后CT片子


CT、MRI各有优势,不能相互代替MRI和CT两种检查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均有着各自的优势,MRI在椎间盘变性、变形等方面诊出率较高,而CT在髓核钙化、韧带钙化、骨质增生等方面灵敏性较高 。
最重要的是,诊断疾病不是单方向、单角度思考的 。要诊断一种疾病,除了要抓住患者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发现疾病的主要矛盾 。抓住主线之后,还要多方向的思考,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在这个过程中,合理选用不同的检查手段,尤为必要 。因为不同的检查手段,有缺点都不一样 。这也就是为什么,手术前需要做一大堆的检查的缘故了 。
由此可见,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MRI和CT均能够直观、清晰的判断腰椎间盘病变情况,而且均有着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性 。MRI在软组织病变情况的诊断上具有优势,CT在骨组织病变情况的诊断上具有优势 。


2016年发表在《中国现代医生》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叫《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价值》,文章里对2013年2月~2016年4月接诊的确诊为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50例共计160个椎间盘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MRI诊断主要对髓核退变程度与内部水分含量更敏感,可更清晰地检出 。换句话说,核磁共振(MRI)检查对于早期椎间盘病变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CT诊断则对椎间盘积气与椎间盘髓核钙化比较敏感 。可见,CT诊断空间分辨能力更好 。而MRI诊断则能更好地明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 。


CT机器


不过,CT诊断的费用低、出片快(在我院,CT基本不需要预约,核磁共振却需要预约)、MRI准确性高,所以在临床应用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的影像学检查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仍然需要与症状和体征相结合才能拥有更高的诊断率 。
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测中诊断价值高!我们都知道,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分类有:膨出、突出、脱出 。这是根据突出的程度分类的 。还有一种,根据突出的部位分类的,其中就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详细分类以及其侧重表现症状,欢迎关注由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的黄敏军副主任医师倾力打造的专栏----《365度深入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临床上,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少见 。这类型的突出,有一个特点就是,影像学表现轻,患者表现的症状重 。是经验不足的影像学医生极容易忽略的类型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对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X线、CT、MRI检查,哪一项的检出率高呢?我们来看一则报道 。2016年发表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中做了一项研究 。
研究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诊断时所用不同诊断方案分成两组---CT组(31例) 和MRI组(31例) ,对两组具体诊断价值进行对比 。
结果中表示:诊断后MRI组的阳性总检出率(96.77%)高于CT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者应用MRI诊断价值较CT高,有利于提高疾病阳性检出概率,准确判断腰椎间盘突出严重程度,便于疾病确诊及患者病情诊断,从而为临床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