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安全生产月周活动总结( 三 )


五、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不足和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安排
20__年一季度,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无任何安全事故的目标,取得了20__年开门红,为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是,一季度的安全生产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这些不足表现在:
1、安全检查力度不够 。安全生产和后勤部由于身兼办公室、安全生产两块任务,人手比较紧张,陷于事务性工作 。导致一季度的安全检查中,只对各二级库的检查能保证每月一次,而对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检查次数相对较少 。
2、少数岗位人员责任心不强 。2月份,总库雷管库内门发现松动 。这项隐患本来应该是总库工作人员首先发现、首先报告、首先处理 。但却是在公司领导对总库的检查中才发现 。说明相关岗位人员马虎大意,责任心不强 。
3、临时库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季度的安全检查检查中,大坝临时库出现问题较多 。虽然都及时进行了整改,但相对于其他二级库,临时库的人员无论是工作素质还是责任心,都有待加强 。
4、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问题 。由于网点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物资收购台帐登记绝大多数网点没有开展 。同时,中枢各网点卫生较差,对公司“整脏治乱”工作形成了一定压力 。
针对以上问题,二季度的安全生产工作安排,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落实各部门、各岗位主体责任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 。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 。在去年的基础上,做好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演练 。
2、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公司安全监管、安全资金投入力度 。在一季度安全检查基础上,根据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开展领导检查、部门检查、岗位自我检查 。各部门通力配合,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大安全投入和技术保障投入,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
3、严肃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依法依规、奖惩分明“的原则,对多次出现安全隐患的岗位人员,要严格处理,惩前毖后 。对查出的问题,要进行回查,落实整改;责任部门必须对整改的问题,做出详细的书面报告 。
4、,加大警示问责力度 。按照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要求,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对多次出现安全隐患的部门,分管领导要进行约谈,加强督察,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
5、加强重点部位监管 。公司总库、各二级库、临时库和网点安全责任重大,安全生产和后勤部、仓储部、民爆综合部要加强对这些部位的监管,深入排查安全隐患,针对可能存在的消防、爆炸、盗抢等隐患,要根据预案,做好防范,确保不出现问题 。
6、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强化职工安全技术职业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 。
7、二季度气温将有大幅度回升,对安全生产工作有一定压力 。公司各民爆仓储部门、二级库、临时库要定时开门通风,检查灭火器材和消防水池,能确保正常使用 。尤其对各网点的检查要重视火灾隐患,灭火器过期或数量不够的,要及时补足,确保公司各部门各环节无安全事故发生 。
安全生产月周活动总结篇4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务院把今后每年的6月定为“安全生产月”就是说明了这一点 。6月的娇阳给我留下了火热的感觉,6月的工作使我总结出关于安全生产的诸多经验 。
要想搞好安全生产,作为生产一线的一员,就应有搞好安全生产的目标,就得有实现目标的计划及措施 。“安全措施订得详,能把事故来预防” 。在“安全生产月”中,严格按照自己关于安全生产制订的安全措施:勤巡视、细查看,遇问题、不简办,不明之处、追根求源,问以明白,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记得刚进入“安全生产月”的第4天,上午10点30分调度通知我们停7#车,按规程操作,停车后7#泵止回阀一声闷响,把我们在场的几个人吓了一跳,大家都知道7#机组的止回阀在停机时比其它的都响,但这一次响声要比平时大得多,过后问了两个班,都说最近特别响,是什么原因呢?如出现事故掉闸,止回阀就会不起缓闭作用,甚至造成恶劣的后果,这一隐患一定要查除!在以后开7#车的几天内,我们对7#机组的止回阀从水路到油路,从油位到排气孔,从伸缩杆到密封装置及零件作了大量检查,发现没问题,那为什么会不起缓闭作用呢?找来资料,仔细查对,发现图纸上除了油杆上有一排气孔外,在阀体上还有一排气阀,它与排气孔一样,都处于常开位置,拿着资料对照实物,又与其它止回阀比较,发现7#排气阀从外表根本看不到,原来是在施工时不慎被水泥封住了,这一天是6月10日,我和班长何延华及刘喜春找来工具,把水泥砸开,才使它露出庐山真面目,拆下后查看,水泥已经把阀堵死,用钉冲了几下,终于通气了,在6月22日停车时已明显感觉声音小多了 。通过这件事,自己既学到了技术,也为生产排除了隐患 。使我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