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卫生健康常识 关于小学生的健康常识( 五 )


5、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6、大力开展创卫培训和舆论宣传工作 。
六、“四害”指什么?老鼠、蚊子、苍蝇、蟑螂 。七、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树立卫生意识,养成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搞好工作场所的卫生,保持家庭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卫生 。
市民应主动搞好公共卫生:住在楼上的居民不应只图方便,将废纸、烟头、瓜皮、果壳等废弃物随手扔出窗外,不应向窗外泼脏水,倒残羹剩汤 。晾晒衣物时要先拧干,以免水滴弄湿了楼下邻居晾晒的衣被 。
垃圾必须分类倾倒 。此外,还要保持住宅区内绿地的整洁 。
八、市民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脚,常锻炼,多饮水,不吸烟,及时洗头、洗脸 。九、市民应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要穿背心和拖鞋 。
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别人 。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剧场内吸烟,不吃有响声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不大声交谈 。
观看体育比赛要有公正的态度,做文明观众 。辱骂运动员、裁判员,向场地内抛扔杂物,是严重的不文明行为,应当坚决禁止 。
十、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不仅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身体好,没有疾病,即生理健康;(2)心理平衡,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即心理健康;(3)个人和社会相协调,即社会适应能力强 。
十一、什么叫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生存、发展和享受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包括工作、学习、营养、运动、休息和生活环境等 。
十二、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丰盈充实、和谐安宁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均衡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1) 智力正常(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
(2) 情绪稳定,心境乐观 。(3) 意志健全,行为协调 。
(4) 注意力集中 。(5) 完整统一的人格 。
(6) 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7) 适度的反应能力 。
(8) 心理特点和实际年龄相符 。(9) 自知力(能正确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自己) 。
(10)创造性,成就感 。十三、人体正常的体温是多少?正常情况下,成人的体温(舌下温)为36.5—37℃ 。
十四、饭前便后洗手可预防哪些疾病?简单地讲,可预防肝炎、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十五、“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是每年5月31日 。
十六、为什么说晚上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还重要?主要是由于晚饭残存在牙缝里的残渣碎屑,经过一夜长时间的停留,很容易腐败和发酵,容易导致口腔炎症的发生 。十七、随地吐痰有什么害处?痰液里的细菌和病毒会随尘土飞扬,传播疾病,污染环境 。
1、读写时眼离书本的距离应该一尺 。
2、要保护好牙齿一定要做到早晚刷牙 。3、看电视时座位与电视机至少保持二米 。
4、预防蛔虫病和蛲虫病要做到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5、心脏在人体的左胸部 。
6、肺在人体的胸腔里 。7、预防流感主要是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 。
8、预防肠道传染病应防止“病从口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9、预防甲型肝炎应做到以下几点: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
10、老鼠主要会传播流行性出血热.11、苍蝇能传播肠道传染病 。12、预防贫血要多吃动物肝脏、海带等含铁量高的食物 。
13、吸烟可致肺癌 。14、骨头、虾皮、豆制品的含钙、磷量较多 。
15、被狗咬后一定要及时到防疫部门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 。第二:1、早晚刷牙是保护牙齿的有效方法之一 。
2、正确的读写姿势有利于保护视力 。3、因为生水中含有细菌和虫卵,所以不能喝 。
4、红眼病流行时,不可以到游泳池去游泳 。5、肺的功能主要是不停地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6、预防近视主要是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7、甲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 。
8、按时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五、六年级掌握:9、糖对保护肝脏有好处 。
10、我们不仅要搞好家庭内部的卫生,而且要搞好环境卫生 。11、体育锻炼有利于我们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 。
12、青春前期男生应不穿紧身裤,女生应不束胸、不束腰、不穿高跟鞋 。13、少年儿童不能吸烟;因吸烟对身体危害很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