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九重阳节结婚好吗 2022年九九重阳节纪念谁( 二 )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
重阳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饵,即古代之糕 。《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 。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 。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 。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 。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
饮菊花酒
菊花,是我国是长寿名花,又名“延寿客”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 。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 。《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
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 。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时逢佳节,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
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也叫越椒或艾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茱萸雅号“辟邪翁”,它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 。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 。但在近代,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 。其变化的因由大概是,茱萸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 。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无处无之” 。
【2022年九九重阳节结婚好吗 2022年九九重阳节纪念谁】重阳游乐
重阳节也是古代中国人开展骑射活动的大好时机 。南北朝時,朝廷規定,每年重阳,人们必須骑马射箭,并将它列入武举应试科目 。唐朝,朝廷允许五品以上官员在重阳时齐聚于玄武门,练习骑射 。至於民间喜好的放风筝活动,更呈现了放去灾邪、除去晦气的心理寄託 。
簪菊
汉民族女子自古便有簪花之俗,依节令不同簪戴不同的花卉 。春天多簪牡丹、芍药,夏天多簪石榴、茉莉,秋天多簪菊花、秋葵等 。重阳节簪菊风行,唐杜牧诗《九日齐山登高》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簪菊之俗唐代已有,历代盛行,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不仅女子簪菊,男子也可簪菊,这可不是什么异常风习,古时汉族男女皆留长发插笄,人们在重阳登高赏菊时在发上插上几朵,颇显热爱生活的灵动和俏皮,且古人认为菊花可避邪、增长寿,重阳簪戴男女老少皆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