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院年终个人总结 建筑设计院个人总结( 四 )


建筑设计院个人总结5
今年暑假至今 , 我有幸来到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十所实习 ,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 作为天津市最好的设计院 , 全国前十的设计单位 , 我很荣幸 , 对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倍感珍惜 。
1、初出茅庐 , 熟悉工作流程
大学四年的学习 , 自认为对建筑已经了解很多 , 在学校期间设计过很多课程作业 , 来到设计院才感觉学的那些东西都是皮毛而已 。设计院是一个庞大的团体大家各司其职 , 各尽其能 , 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刚进设计院没什么事 , 熟悉一下常用的软件以及单位以前做过的设计 , 施工图等 , 看着大家熟练的操作cad , 运用自如 , 各种快捷键让我佩服 。看着大家这么忙 , 真想上去帮忙 , 鼓足》勇气 , 给大家帮忙 , 要活干(当时以为自我有这个本事) , 都被大家委婉的拒绝了 , 之后我明白 , 施工图的工期紧 , 画图复杂 , 对于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牛犊子 , 根本无法胜任 。在与同室交流中 , 发现建筑设计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 , 不是几张图就能搞定的事 , 每个人在某一个环节都发挥着自我的光和热 。
建筑大致的工作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和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的平立剖面、结构水暖电的设计)——建筑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审核——施工完成——装饰公司进行装修——交工——有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 。其实每个过程又分为若干个部分 , 每个人在其中的一部分负责 。建筑设计院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也是整个建筑能不能建起来的关键部分 。熟悉了工作流程 , 之后我被调到方案设计组 , 开始了新的生活 。
2、建筑方案设计
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日 , 每个建筑师都顶着巨大的工作任务前行 , 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 , 为建筑设计 , 奉献自我的青春 。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在这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 , 我接触了好几个方案的设计 。
正赶上单位正好有一个廊坊市住宅项目 , 带我的是李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方案组的带头人) , 我的任务是完成整个项目里面所有的配套建筑 , 其中有小学、幼儿园、商业等其他配套设施 。考验我的机会来了 , 我很兴奋 , 应对这么多活我压力很大 。理清头绪 , 一步一步来 。先设计小学 , 小学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接触过 , 所有的都要从头开始 , 翻阅资料书 , 查规范 , 研究24班的小学需要什么功能 , 面积是多少 , 经过两天的查阅 , 我列出一张功能表 , 包括 , 教室、办公室、实验室、音乐、舞蹈、美术、多媒体、合班教室、展览室、活动室、卫生间等 , 还有一个足球尝看台、体育器材室 。结合这些工作有个大致的面积指标表 。功能与面积搞定开始想平面布局 , 李工已经把大体的建筑体块设定 , 基本上是一个L型平面布局 。把列出来的功能表按照面积 , 有利的交通组织 , 各个功能利用率的大小进行安排 , 做平面设计时也要研究立面的造型 , 整体的形体关系 , 
各种问题迎面而来 。经过一天的熬夜 , 反复改善 , 总建筑面积为13100平方米的建筑平面已经完成 , 忐忑的给李工看 , 李工给出很多修改意见 , 进行悉心指导 , 告诉我先画草图 , 多花多比较 , 之后又做了两三个不一样布局的平面 , 对功能重新组合 , 设计的越来越理性 , 经过一周的反复改正与调整 , 小学基本完成 。经过这一周的设计让我意识到很多问题 , 首先很佩服李工的设计本事 , 以及对我悉心的指导 , 还有他那流畅的小图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 其次 , 我也认识到自我的实际操作本事有限 , 要虚心学习 , 多看一些别人做的设计 , 充实自我 , 提高本事 , 最终 , 建筑设计不是简单的过程 , 而是功能、平面、立面、造型、体块关系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定下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