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月、星 。《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旗旗,昭其明也 。” 杜预 注:“三辰,日、月、星也 。”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丽于天,滔滔犹四渎之纪于地 。” 宋 梅尧臣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诗:“四序相盛衰,三辰运光魄 。”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紫极三辰正,黄图九域清 。”
总得加点分吧,这么辛苦!
宗庙
词意探源
(1)指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 。《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 。”孔颖达疏:“君出则长子留守宗庙社稷 。”按后世自大夫以下皆称家庙 。(2)王室的代称 。《汉书·霍光传》:“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 。”
基本解释
【突厥古代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突厥】1.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 宗庙之祟 。——《战国策·齐策四》 2. 先王之宗庙 。3. 立宗庙于薛 。4. 王室国家的代称 宗庙社稷 。——清· 周容《芋老人传》 宗庙之事 。——《论语·先进》 5.宗庙会同 。
详细解释
1. 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 。《国语·鲁语上》:“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今 秦 攻 魏,魏 急而公子不恤,使 秦 破 大梁 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 唐 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祐助 。” 叶恩《上振贝子书》:“甲午之役,陵寝躏于戎马之足;庚子之乱,宗庙翻夫五色之旗 。” 2. 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墨子·非命下》:“不顾其国家百姓之政,繁为无用,暴逆百姓,遂失其宗庙 。”《后汉书·伏湛传》:“猾臣 王莽,杀帝盗位 。宗室兴兵,除乱诛 莽,故羣下推立 圣公,以主宗庙 。”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而今公卿大夫,莫肯为陛下长虑后顾,为宗庙万世计,臣窃惑之 。”《三国演义》第二回:“中官统领禁省,汉 家故事 。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 。”
古人把二十八宿分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
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朱雀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 。
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
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 《过秦论》: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 。” 《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长江以东 。如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 即江东 。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
长江以南地区 。《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 。” 淮水东面 。
《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 。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
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
推荐阅读
- 文化常识回纥
- 松在古代汉语词典内的解解释
- 古代服丧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服丧
- 文化常识朔日
- 古代座次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祠
- 高考文化常识六经是指选择题
- 古代文化常识中姻亲
- 古代文化常识节日风俗 高考文学常识古代节日
- 高考古文化常识ti
- 古代座次文化常识 宫室古代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