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 五 )


老师看完大家开的“处方”后 , 似乎并没有丝毫的高兴 , 反而从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不满 。随后他指着黑板上他所列的必需品问了10个同学 , 手机、手提电脑及金钱等频频入选 , 惟独国旗“落选” , 他震惊地站在讲台上耸耸肩说:“NobodychoosetheChina-flag!(没有一个人选择国旗)” 。
师:通过这个材料 , 同学们议一议:“维护国家尊严是大人们的事 , 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这种想法对吗?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然后各派一人发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愈加密切了 。在任何情况下 , 我们都不能以自己的言行损害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 ,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们只有发扬团结统一 ,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 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不迷信.
(材料):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条大鱼和一条小鱼放在同一个鱼缸里 , 但是却用一块薄玻璃把它们隔开 , 大鱼三番五次想去吃小鱼 , 却碰壁了 。后来心理学家把玻璃块拿走了 。大鱼、小鱼之间没有阻隔了 。小鱼即使在大鱼周围游荡 , 大鱼也不吃它了 , 最后活活饿死了 。
师:通过这个材料 , 同学们谈谈你看法 。
学生回答 , 教师归纳:我们面对任何问题要敢于尝试 , 不要迷信_更不能把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寄托与神仙和上帝 。
课后练习
(1)怎样寻找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
(2)怎样才能创造成功的记录?
(3)试举几例体现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典型事例 。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4】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 学会主动交友 。
2.能力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 , 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 , 有选择地交朋友 。
3.知识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 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
【重点难点】
1.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
2.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正确区分“损友”和“益友” 。
【学情分析】
进入中学后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生活接触面逐渐拓宽 , 中学生普遍有强烈的交往需要 , 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 , 以倾诉内心的困惑 , 交流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 希望自己能被别人接受;得到理解和支持 。但是 , 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时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 , 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 “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 , “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受人欢迎”等问题 。因此 ,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积极地交往 , 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友谊 , 善待友谊 , 学会寻找好朋友 , 对青少年友谊观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 。
【教学过程】
一、感悟友情 , 珍爱友情
(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氛围 , 感悟友情
引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 , 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 。友谊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量 , 可以使人欣慰 , 使人奋发 , 使人向前 。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 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
1.请学生列举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文艺作品的名称 , 看谁知道得最多
2.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来为大家演唱自己所喜爱的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播放有关“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音乐 , 如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朋友》等) , 并请同学们欣赏并一起来演唱 。
3.思考并交流:
(1)在歌曲播放和演唱的过程中 , 请问你对其中哪个画面或哪句歌词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认为朋友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学生发言:3一4人)
(二)真情告白:我的交友故事——联系实际 , 体验感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