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化学计量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教案设计( 七 )


【课堂练习】
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2.家用铝锅、铁锅为什么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食品?
3.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一枚银元,请你用化学方法帮他鉴别这枚银元的真假 。练习、巩固 。联系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运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体会“生活处处有化学” 。
指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课题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启示和收获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
【布置作业】
1、庭小实验:收集几种金属,取少量分别放入几个小玻璃杯中,然后向各个玻璃杯中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试根据现象判断这几种金属活动性的差异 。
2、课本14页第3题、5题 。记录 。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教案最新设计5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 。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4mol·L-1的溶液中……” 。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 。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 。如Na与H20的反应、Fe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
重点、难点: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有量限止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是本节的难点
基本概念:
1、离子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
类型:
n离子互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当有难溶物(如CaCO3难电离物(如H20、弱酸、弱碱)以及挥发性物质(如HCl)生成时离子反应可以发生 。
n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剂和还原剂越强,离子反应越完全
n注意点:离子反应不一定都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n如实验室制氨气(NH4)2SO4+Ca(OH)2稢aSO4+2NH3↑+2H2O
H2S气体的检验Pb(AC)2+H2S=PbS↓+2HAc(注:Pb(AC)2可溶于水的盐的弱电解质)
(2)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l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
l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
l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
l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l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注意点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 。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例如:一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 。
③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HCl、HN03、H2S04)、强碱(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如NaCl、MgCl2、K2S04、NH4C1)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碱(如NH3·H20)、中强酸(如H3PO4),注意:水也是弱电解质 。
④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
举例: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
(3)离子方程式: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使用环境:离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