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使之与被冷却物质形成逆流冷却效果才好 。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物质的沸点 。
7.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可以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
8.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1)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
(2)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同时要注意不时地打开活旋塞放气 。
(3)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
9.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玻璃纸等)使胶体跟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分离的方法 。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精制胶体 。
人教版高三化学知识点复习2
(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2)、高锰酸钾热分解
(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4)、电解水
(5)、氧化汞热分解
(6)、浓硝酸分解
(7)、次氯酸分解(光)
(8)、氟与水置换反应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1)、光合作用
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方法 。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分离液态空气 。
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通电=2H2↑+O2↑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O2△=2KCl+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加热氧化汞:2HgO=△=2Hg+O2↑
人教版高三化学知识点复习3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
①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
②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
2.具体规律:
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
③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
④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Na+>Mg2+>Al3+
⑤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2+>Fe3+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三化学知识点复习】
推荐阅读
- 高二化学备课组工作总结和反思 高二化学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鲁教版教学计划
- 化学教学方法与研究报告 化学教学方法与研究
- 化学学科教学计划上学期 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高二化学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新学期高二化学教学计划
- 高二化学选修课程教学设计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框架图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解析
- 高一下册化学主要全新知识点
- 磷酸怎么写
- 高三当兵和大一当兵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