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连翘种植技术( 二 )


(4)分株繁殖在“霜降”后或春季发芽前 , 将3年以上的树旁发生的幼条 , 带土刨出移栽或将整棵树刨出进行分株移栽 。一般一株能分栽3—5株 。采用此法关键是要让每棵分出的小株上 , 都带一点须根 , 这样成活率高 , 见效快 。
2、定植栽植前 , 先在穴内施肥 , 每穴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及适量的复合肥(见选地整地) 。栽植时要使苗木根系舒展 , 分层踏实 , 定植点覆土要高于穴面 , 以免雨后穴土下沉 , 不利成活和生长 。为克服连翘同株自花不孕 , 提高授粉结果率 , 在其栽植时必须使长花柱花与短花柱花植株定植点合理配置 。据有关报导 , 这两种不同类型花的植株同时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下结果率差异很大 。在相间栽培(行间混交)条件下 , 结果率为63.9% , 在自然情况下结果较多的地块 , 结果率仅47% 。因此 , 将相同栽培改为株间混交配置栽植 , 其结果率要高些 , 因为株间混交使长花柱花植株与短花柱花植株互相处在包围之中 , 授粉时比行间混交授粉受风向、坡向、上下坡的影响要小些 , 能明显提高授粉率 。连翘株间混交 , 相邻两行长花柱植株与短花柱植株配置不同 , 两者上下左右要错开 , 即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配置的植株一致 。除花期外 , 连翘长花柱花植株与短花柱花植株 , 在外形上不易辨别 , 特别是幼苗 。为适应生产需要 , 可在其开花时 , 将其分别采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 , 其中主要是扦插 , 因为其繁殖材料来源广 , 利用率高 , 繁殖系数大 , 能满足造林需要 。由此 , 便可解决两种不同类型的花植株混交栽植种苗不足的问题 。栽植时 , 苗木大小要进行分级 , 使两种植株生长基本一致 , 林相整齐 , 有利授粉 , 提高产量 。为分辨连翘长花柱花与短花柱花植株形态特征差异 , 在分类培养苗木的同时 , 还应进行定点、定时观察 , 建立档案 , 这不仅对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 而且对科研也是非常重要的 。
本文到此结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