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第二学期 七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 二 )


(三)实行能级管理
我们班级发展的目标都是由师生共同商讨确立的,并且分工负责 。这样,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做到和谐统一 。师生能以诚相待,共同决策,使学生感觉到班级的事也有他们的一部分 。通过分级管理,班干部承担了一些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并有权独立处理相关事务 。班主任则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化解工作中的矛盾 。通过自我管理,既加强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 。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现在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自信心及责任意识,其次,建立一些监督机制,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定期反馈,赏罚分明,现在班级风气正,学风浓,凝聚力强 。班级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 。
(五)个别教育与表扬相结合 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学生 。
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 。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我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如在班级活动中,像打扫卫生、主动抬水,拾到东西主动上缴,积极参加校运会入场式等等,都及时表扬,使这些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已经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的同学,从拾自信,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使性格和人格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
(六)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及至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作用 。如开展“我为班级增光彩”、“我是一滴水”、“如何面对竞争”、“良好习惯的养成”等主题活动,对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促进班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沟通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还注重组织学生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校运会、知识竞赛,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集体的力量的重大 。
三、个别教育及与家长联系情况

本学期同学生谈话共计35次 。同家长面谈18次,电话联系多次 。
四、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
老师应真正有爱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要吝啬表扬,善用巧用表扬,这往往比批评更具威力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 。有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会不断进取,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反,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班级缺乏荣誉感,班集体就会失去教育功能 。集体荣誉感是建设良好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才的巨大引力场,它能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而努力 。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而产生一种自谴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 。
不希求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但求每个学生都来尝试 。在尝试中自我得出结论 。世上的感受,只有自己的才是最真实的 。然而,这需要时间,需要机会 。所以,我把每个学生的尝试失败都看作是成功的开始,鼓励他们,教他们正视现实,勇敢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
不以统一的尺度衡量学生,但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 。只要是同龄人都能做到的,也要求他们努力做到;同龄人办不到的也要求他们努力学会,争取办到,向高标准迈进,从最基础的做起 。"会读书"是基础,读好书是理想;"懂健身"是乐趣,身心壮是追求;"能办事"是目的,办成事是必须;"做好人"是一切之根本,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
七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总结3
一、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
学生刚升入初一时,通常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要消除陌生的感觉,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 。集体主义精神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 。通过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 。这样既能在班级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