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一只海东青,还会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有诗记载:“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不停”,这句诗说的是契丹人建立大辽之后对女真人的盘剥 。
而契丹人年年向女真人索取的贡品就是珍稀的猎鹰海东青 。
到了清朝,一只最普通的海东青的价格大概三十两白银,而戍边犯人如果能捕捉到海东青上交,他可以获得减刑或者被直接释放 。
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海东青的稀有和珍贵,贵起来能抵过一条人命 。
被驯服的“帮手”海东青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小小的身体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海东青在捕猎时迅速而勇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可成为真正的猎鹰 。
但是从一堆鹰当中选一只来训练,最终成为优质海东青的概率堪比特种部队的选拔,它它的训练要求极高,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十万只鹰当中可能只出一只海东青的原因,它也因此而珍稀 。
要驯服一只海东青,人和鹰都要付出好几倍的努力,那让一只本来就已经够优秀的海东青最终逆袭为“万鹰之神”,站在金字塔顶尖的地位的这条路,究竟有多艰难呢?
首先第一步就是捕鹰,逮到主角才能“开戏”啊,捕捉海东青时不能用弓箭也不能用夹子,而是用人类自己“发明”的套索 。
达斡尔族人以“图热沙勒”来捕鹰,即小网,基本原理就是用网设陷阱,等海东青钻入其中,就被隐藏的网包裹住了 。
鹰有了,该开始第二步,熬鹰,熬鹰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平时在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一直不吃不喝不睡就说他是在熬鹰 。
而在真正的熬鹰也就是这样,驯鹰的人首先把捕捉到的鹰先给它栓起来,因为海东青的足腕细容易被勒伤,所以拴之前要先在足腕垫一层布,然后把鹰足绑上,绳子另一头拴在树上或者石头上 。
海东青脾性很大,而且野性十足,被拴住之后脾气更大,会用嘴伤人,关键它还挑食,此时有经验的驯鹰人就把海东青“晾”在那不管,不给吃也不给喝 。
这就是熬鹰了,也就是杀杀海东青的锐气,等到三四天之后,这会儿的海东青已经没有刚被束缚时候的傲气了,给什么吃什么,戾气也不那么大了,这也为以后的训练打下基础 。
第三步就是驯育,驯育是从“吃”上开始的,驯鹰人会以食物当诱饵,只给一点点,一来是怕海东青暴食,而来是怕吃太饱又恢复“活力” 。
投食的时候,食物不是直接放在海东青嘴边的,而是把食物往空中抛,让海东青跃起去够,这样每次投食的时候,抛食的距离都不一样,久而久之海东青就能熟练的在空中接食物了 。
吃完了饭,驯鹰的人还要给海东青“喝汤”,所谓的汤其实是天鹅的脑汁,脑汁气味不好,海东青不吃,驯鹰人就硬强迫它吃,直到海东青习惯为之 。
此外,驯鹰人还会用手臂或者一根木棒为指挥,然后抛出食物,训练海东青学会看指示,被驯育好的海东青,主人指哪它就飞哪 。
要驯服一只海东青要花很多的时间和耐心,一旦海东青通过了“结业考试”,就意味着它将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即放鹰 。
所谓的放鹰就是跟随猎人一起捕猎,海东青站立在主人手上,一旦发现猎物,猎人会给海东青发出指令,而海东青会纵身跃出,一举将猎物拿下 。
海东青可捕捉的动物很多,上到天上飞的天鹅大鸟,下到地上跑的鹿和白兔,敏锐的它可是统统不放过 。
海东青一旦发现目标,便会从空中极速俯冲而下,先用鹰翼击打猎物,进而用尖利的嘴进行咬杀 。
海东青体型小,但爆发力超强,机动性也好,比起猎犬,它的优势更大,如果能成功驯服一只海东青,那猎人真的是“坐收渔翁之利”了 。
海东青“很忙”海东青在鹰界那可是绝对的“顶流”,它外形好,业务能力出色,所以身兼数职也很正常 。
海东青的主业虽然是捕猎,但是在古代它除了陪皇帝出门狩猎旅游,它还担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形象大使”和“外交大使”的职务 。
在辽代,海东青就是以一种“国礼”的身份存在的,辽代统治者把它作为极高的赏赐赠与臣子,据记载,萧韩家奴就获赐过“白海东鹘” 。
在职场上,还有因为管理海东青而升职加薪的大臣,而在古代军队、官印上也一样少不了海东青的倾情加盟 。
辽朝有以鹰军命名的军队,“鹰鸷,以之名军,取捷速之义”,辽朝还有一种做成鹜鸟形的印纽“杓窊印” 。
海东青还不止在本国“出圈”,在国家交往中也一样没少了它的身影,海东青作为贡品,还联络着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
推荐阅读
- 青菜怎么榨汁
- 青梅竹马小说推荐
- 青豆病害管理措施 青豆病害管理
- 阿青是谁?
- 陈青青真名字 陈青青名字打分103分
- 青岛有几个机场?
- 青豆是什么?
- 拿什么山西特产送人最好
- 哪个朝代属青铜时代
- 青皮无花果苗多钱一棵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