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字马字四字成语( 二 )


4. 含有兵字的四字成语大全弃甲曳兵、
草木皆兵、
兵贵神速、
残兵败将、
缓兵之计、
精兵简政、
兵不厌诈、
兵荒马乱、
穷兵黩武、
厉兵秣马、
按兵不动、
先礼后兵、
损兵折将、
骄兵必败、
招兵买马、
兵强马壮、
哀兵必胜、
老弱残兵、
兵戎相见、
短兵相接、
纸上谈兵、
天兵天将、
虾兵蟹将、
兵挫地削、
临难铸兵、
兵不血刃、
精兵强将、
整甲缮兵、
偃武櫜兵、
足食足兵
1. 兵什么马什么的成语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基本释义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出 处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兵强马壮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基本释义
兵力强盛,战马健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出 处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兵慌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基本释义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出 处
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
2. 有个成语叫什么兵什么马谷马砺兵 (gǔ mǎ lì bīng) 解释:犹言秣马厉兵 。
出处:宋·陈师道《赠张文潜》诗:“秋来待试丞相府,谷马砺兵吾甚武 。” 历兵粟马 (lì bīng sù mǎ) 解释:磨快兵器喂饱马 。
指准备作战 。出处: 厉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解释: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
磨好兵器,喂好马 。形容准备战斗 。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示例: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中国之变 。
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厉兵粟马 (lì bīng sù mǎ) 解释:磨快兵器喂饱马 。指准备作战 。
出处:《新唐书·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 励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解释:励:磨利;兵:兵器;秣:喂 。
磨好兵器,喂饱马匹 。指准备战斗 出处:唐·陈子昂《为建安王与辽东书》:“请都督励兵秣马,以待此期 。”
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4回:“山士奇到壶关,知盖州失守,料宋兵必来取关,日日~,准备迎敌 。” 砺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解释:砺:磨砺;兵:兵器;秣:喂 。
磨好兵器,喂饱马匹 。指准备战斗 。
出处:明·朱元璋《皇陵碑》:“砺兵秣马,静看颉颃 。群雄自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 。”
练兵秣马 (liàn bīng mò mǎ) 解释:训练士兵,喂饱战马 。指作好战斗准备 。
出处:宋·苏洵《几策·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 千兵万马 (qiān bīng wàn mǎ) 解释:犹千军万马 。
出处:《南史·陈庆之传》:“先是洛阳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 。”
示例:不怕将勇兵强,唯这萨头陀妖法,虽有~,也抵当不住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三回 束兵秣马 (shù bīng mò mǎ) 解释:犹厉兵秣马 。
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后人有诗叹玄德曰:‘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 。
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 洗兵牧马 (xǐ bīng mù mǎ) 解释:洗擦兵器,喂养战马 。
指做好作战准备 。出处:《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馀 。
俟城中无食,公帑家财皆竭,然后进梯冲以逼之,飞羽檄以招之 。” 悬兵束马 (xuán bīng shù mǎ) 解释:形容险阻 。
同“悬车束马”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
示例:蜀道再也不用~了 选兵秣马 (xuǎn bīng mò mǎ) 解释:选好兵器喂饱战马 。指作好战前准备 。
出处: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今若敕励诸将选兵秣马,疾入西界,但能痛败昊贼一阵,则吾军威大振而虏汁沮矣 。” 训兵秣马 (xùn bīng mò mǎ) 解释:训练好士兵,喂饱战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