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涉及的面广队多,影响到复杂的比赛结果,6支涉案球队最后只有比勒费尔德和奥芬巴赫踢球者被吊销德甲参赛许可 。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德甲联赛的声誉跌至谷底 。
观众通过拒绝入场的方式以惩罚球队 。
尽管观众人数自1965-66赛季以来便已持续下降,但最显著的还是从1970-71赛季的630万人次下降至1971-72赛季的540万人次,1972-73赛季则达到最低点,录得500万人次,平均每场比赛仅为16,372人 。
除了丑闻的影响,在当时还有其它的原因的造成观众减少,其中包括体育场缺乏舒适性以及电视覆盖率的增加 。
唯有通过德国主办1974年世界杯的契机,许多体育场进行了改建、扩建或新建工程,尤其是得益于他们的盈利,使得其观众人数随声望再度攀升 。
此外,德甲球队在此期间于国际赛场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
门兴格拉德巴赫在1970-71赛季成为德甲首支成功实现卫冕的球队 。
在随后的6个赛季中,拜仁慕尼黑和门兴格拉德巴赫先后完成了夺冠“帽子戏法”,这项成就在后来只有拜仁慕尼黑(1985-1987年和1999-2001年)可以再度实现 。
自1969年开始的连续9个赛季中,德甲冠军均被这两支球队包揽 。
拜仁慕尼黑于1972年迁入为慕尼黑奥运会而新建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
与巴伐利亚对手相比,门兴格拉德巴赫自身体育场的观众席位较少,且核心球员总被转售至国外 。
因此,它在1970年代末已不再具备竞争力 。
1977年是门兴格拉德巴赫最后一次在德甲夺冠,球队在1999年和2007年甚至遭到降级,拜仁慕尼黑得以在随后的时期继续扩大其德甲霸主地位 。
在1978年4月29日进行的一场德甲比赛中,门兴格拉德巴赫在主场以12:0战胜多特蒙德,创造了德甲历史的最悬殊比分胜利 。
而在1976年,比利时球员罗格·范古尔加盟科隆,其转会费在德国首次达到100万德国马克 。
在随后的几年中,无论是转会费或是球员工资都继续大幅提升 。
1970年代是德甲球队在国际赛场上最为成功的10年 。
其间每年都至少有1支球队进入欧洲三大杯的半决赛,当 *** 夺得3次欧洲冠军杯(拜仁慕尼黑于1974至1976年)、1次欧洲优胜者杯(汉堡于1977年)和3次欧洲联盟杯(门兴格拉德巴赫于于1977年、1979年以及法兰克福于1980年) 。
德甲还在1980年的欧洲联盟杯中包揽了半决赛的全部4支球队,这一成就迄今尚无其它国家联赛可以实现 。
(1979-1990年)
在1980年代,德甲的观众入场人数再度滑落 。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德国球星跳槽至国外球队 。
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从拜仁慕尼黑转投国际米兰,转会费首次超过1000万德国马克 。
而鲍里斯·贝克尔和施特菲·格拉芙所取得的成就,也使媒体和观众的兴趣转移至网球赛场 。
虽然国家队在1982年和1986年均进入了世界杯决赛,但其表现仍然缺乏吸引力 。
为了抵消观众不足和在冬季恶劣天气条件下场地经常无法进行比赛的影响,自1986年起,冬歇期被延长至8周 。
汉堡凭借其当家球星霍斯特·赫鲁贝施、曼弗雷德·卡尔茨和菲利克斯·马加特的出色表现,自1970年代末期起成为对抗拜仁慕尼黑的主角 。
继1979年首次夺得德甲冠军后,汉堡在奥地利主帅恩斯特·哈佩尔的带领下又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两度折桂,后者亦因此成为德甲最成功的外籍教练 。
但汉堡的三连冠伟业最终未能实现,因其在1983-84赛季中因净胜球数不及斯图加特而屈居亚军 。
拜仁慕尼黑则在1970年代末期经受住了优秀球员出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能在新的10年中延续过往的成就 。
然而自1980年代中期起,他们不得不面对北部重新崛起的云达不来梅的竞争 。
由奥托·雷哈格尔执教的云达不来梅在1970年代仍被称为“穷孩子(Kellerkinder)”,甚至曾在1980-81赛季降入德乙,但他们随后很快便升级,并持续位居德甲的积分榜上游 。
拜仁慕尼黑在此期间巩固了其统治地位,并在1986年和1987年赢得了第九座和第十座德国冠军奖杯,从而成为德国足球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 。
原纪录由获得过9次冠军(其中8次在德甲创立前获得)的纽伦堡所保持 。
拜仁慕尼黑与云达不来梅的竞争持续了好几年,在1985年和1986年冲冠未果后,云达不来梅终于在1988年夺得其第二座德甲冠军奖杯,并在接下来的几个赛季中保持强劲势头 。
德甲球队在1980年各4次进入欧洲冠军杯(汉堡于1983年夺冠)和欧洲联盟杯(拜耳勒沃库森于1988年夺冠)的决赛 。
推荐阅读
- 宋代足球小将有没有第二部
- 德国阳光蓄电池寿命
- 足球中场休息一般多久 足球比赛时间多长
- 苹果电脑能玩实况足球2016吗
- 德国经纬度是多少?
- 433什么意思
- 如何成为足球精算师
- 德国有什么特产?
- 太仓犬与德国猎梗的差别
- 足球的规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