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善导大师所讲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以戒律来检讨我们的身心,就知道善导大师所说的没有错 。
戒,我们持不清净,即使持清净了也不能解脱 。也就是说,戒是世间法,世间法不能解脱,出世间法我们更做不到,所以注定我们无有出离之缘 。所以有受过戒,了解戒的条文,才晓得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那这样怎么办呢?有这样的深信,这样的罪恶观,就能够很容易的体会弥陀的悲心救度而全身心通身靠倒弥陀的救度,成为机法二种深信的念佛人 。所以说戒就好像照妖镜 。
第四点,往生(念佛)胜持戒 。
若念佛往生,在家胜出家;不念佛往生,出家输在家 。意即:能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则在家人胜过出家人;不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即使是出家人持戒清净,乃至高僧大德,都不如往生极乐世界的人 。因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但脱离轮回,而且能够成佛 。
持戒的目的就是为了奠立基础,进一步修定发慧,目的就是为了脱生死,但却由于不能持戒清净,而不能了脱生死,还有下辈子,还有轮回,这样危险就很大,往往堕落三恶道,所谓「从天生地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几人」,往往不是钉床火柱就是牛胎马腹 。
所以,虽然出家可贵,受戒、持戒更可贵,但对我们来讲有最高无上可贵的,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而「切愿往生弥陀净土」,这是最高无上的可贵 。
《观经》说:「若念佛者,即是芬陀利花 。」佛陀以芬陀利花赞叹念佛的人,不以芬陀利花赞叹受戒、守戒的人 。
《大经》也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念佛能具无上功德,但持戒不能 。
第五点,贤能非戒腊
净土宗的教团是依贤能为主,「贤」就是品格、品性,修为、修行,「能」就是能力,思惟的能力,语言的能力,办事的能力 。我们是依贤、依能,即所谓「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依戒腊 。
也就是说,净土宗是讲平等的,所谓「五乘齐入」,不分是比丘、比丘尼,沙弥、弥陀尼,也不分在哪里出家,只要进到我们这个道场,每个人都是常住众,彼此平等平等 。所以,不分男众女众,不分出家长出家短,受戒长受戒短,是受什么戒,都不分这一些,只要是贤能,就能普受敬重,就能获得重用,职位就排在前面,我们就是这个观念与作法 。
受戒之后才晓得,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即使持戒也持不清净,就像道绰大师所讲的:「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道绰大师所处的是隋唐佛教黄金时代,持得者都已经很少了,何况是末法时代呢?末法时代无论出家、在家,「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所以对我们出了家受了戒的人,更应该要有惭愧心、谦卑心 。这样的话,就回归到我们的宗风──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
受戒之后更要尽量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同时让美归功、分怨共过,所以对于宗风所讲的「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希望大家能够彻底的学习,尽量的做到 。
受戒回来了,不管男女老少,智愚贤劣,都是人天师范──但实在是很惭愧,一点都称不上,但至少要像宗风所讲的「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安守自己的本位本分,而在思惟上要得体,要守大体有分寸;在言语上也要得体,也要守大体有分寸;在举止上也一样 。思惟见解、为人处事都要守大体,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起情绪 。如果能够平静、理性,就能够生长智慧,就能够晓得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
今晚就谈到这里 。
南无阿弥陀佛!
推荐阅读
- 野性十足,自认风中一匹狼,特自傲的生肖有哪些?
- 十二宫位的意义
- 十二谭一共多少集 十二谭总集数
- 锦心似玉罗十一娘第几集和徐令宜成亲 锦心似玉罗十一娘多少集和徐令宜成亲
- 美剧排行榜前十豆瓣 豆瓣美剧排行榜前十是哪些
- 十二星座女神图片?
- 十字相乘法的技巧
- 87年属兔火命人是元月一号带红绳手链,还是过了大年三十才带
- 农历女2月23生日和十月22生日男啥时候结婚好
- 如何评价穆旦的诗九十九家争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