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三 )


2.打爆体验:谁让游客吃亏,就砸谁饭碗
在上述打假博主前往淄博测评前,他还有一个爆款视频是打假成都夜市 。
在其测评的10家成都摊贩中,有8家缺斤短两,最离谱的是一个卖甘蔗的摊贩,真实重量只有一半 。在被博主戳穿后,没人感到羞愧,反而是愤怒说道:“不卖给你了!”

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文章插图

打假博主测评

反观淄博的商贩,对于来自博主的不信任,不仅不生气,有的还让博主连吃带拿 。
两相对比,令人对淄博的好感倍增 。
一名网友开玩笑说道:“这种违法的事,山东人肯定不敢干,影响考公 。”
很快,淄博超预期的旅游体验,一个接着一个在热搜上发酵 。
一名游客着急赶高铁,又想体验淄博的小炉烧烤,于是烧烤店老板娘出手相助,一对一帮他烤串 。
一位大娘为排队买小吃的游客,每人免费发一个特色包子,让他们垫垫肚子,口里念叨着:“大老远来淄博,不容易 。”
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文章插图

大娘为排队游客发包子

当地政府也三令五申,严禁出租车不打表、拒载等行为,一旦被投诉直接停运;抓到坑人的烧烤商家,立马关门 。
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文章插图

当地严禁出租车不打表、拒载等行为

一条热评说道:“470万人口的淄博,有400万人都是客服 。”
3.三线城市,也有变态的反应速度和执行力
短视频时代,谁都有爆火的机会,但是不是谁都能利用好 。
尤其是小城市,应变速度、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往往不那么到位 。
比如2017年,《缝纫机乐队》上映,电影里有一座大吉他雕塑,吸引许多观众到拍摄地打卡 。
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文章插图

《缝纫机乐队》大吉他雕塑

因为剧情需要,这座大吉他后来被拆除,不少人感到可惜 。然而,当地城市没有趁热打铁,而是直到2021年才重建了大吉他,错失了最火时期的流量 。
而当机会给到淄博手中时,所有事情都在以“天”为单位狂飙 。
改造升级一条长约750米的道路,只用了3天;
宣布举办五一烧烤节后,直接在100多亩的空地上建起一座烧烤城,争分夺秒;
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文章插图

在100多亩的空地上建起一座烧烤城

还有文旅局长们,跑到烧烤专列上为游客亲自推荐和送礼物 。
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文章插图

文旅局长为游客亲自推荐和送礼物

不断对自己人下狠手的淄博,真的不想只是昙花一现 。
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文章插图


那些被年轻人捧火的城市,有一个爆款启示
淄博能给其他城市的旅游带来什么启示呢?
表面上看,你得学会抓住年轻人 。
年轻人最爱评论、分享,自带流量,很容易决定舆论走向 。根据果集·飞瓜数据,抖音“淄博烧烤”相关热门话题的视频互动中,18-23岁的年龄段人群占比是最高的,达到29.74% 。
但是真正的爆款启示是:让游客也能有本地人体验 。
在传统旅游城市,游客常去的景区和餐馆,往往与本地人少有交集 。就像南锣鼓巷、宽窄巷子、夫子庙,鲜有本地人的身影 。
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文章插图

南锣鼓巷

专为游客设立的地方,做的是一次性买卖,注定不会太上心 。
淄博并没有为游客专门划出一片吃喝玩乐的区域,而是开通专线,引导游客去那些本地人也爱吃的餐馆 。
只有常年做熟人生意的餐馆,才能保护好淄博的旅游招牌 。
比如这次被游客挤爆的“八大局”,原本就是淄博当地人常去的便民菜市场 。
爆火的淄博烧烤,快把本地人逼疯了!

文章插图

被游客挤爆的“八大局”

还有常驻热搜的几家网红烧烤店,也是当地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一些淄博人还分享,自己去常去的烧烤店,饭没吃上,倒是被老板拉去当了几小时的服务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