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之寻求生日礼物( 六 )


所以他遵循了这游戏的规则 , 接受了一大堆著名杂志的邀请 , 上了封面 , 袒露了心声 , 并还为著名的男性时尚杂志拍摄的大片 , 比如《L’uomo》《Vogue》和《Abercrombie and Fitch》 。
他做事态度的转变也体现在了他的面试中 , “我最近才意识到面试的诀窍是 , 别把自己当作一个面试者 , 不必小心翼翼地生怕表现得不尽人意 。面试就像是你参加一个陌生朋友邀请的家宴 , 你千万别把自己当成客人 , 怕碰翻杯子弄脏地毯 , 你应该把自己当作是主人 , 好好地招待这些站在你面前衡量你表现的面试官 。”
“我认识到Anthony Hopkins与大部分演员的不同之处 , 不在于角色的挑选 。演员在阅读剧本时 , 脑子里会先对角色产生一种非常具体的形象 , 如何穿着、如何走路、如何吃饭说话等等一切细节都有了一种概念 。但是大部分演员是对自己的这种角色概念是带着疑问 , 所以他们走进面试房间并进行表演后常常会问一声:‘这样对吗?’‘你喜欢这样吗?’‘这有效果吗?’这样的疑问让他们最后落选 。而Anthony Hopkins , 当他决定了自己的概念后 , 他会以一种非常确定的方式表演出来 , 不带一丝疑问 , 仿佛角色天生就应该这样表现 。这种态度的转变 , 让我在以后的面试中更加自信和自如 。”
他也观察分析了好莱坞这个庞杂的系统的运作方式 , 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在这个行业里面 , 要想成为一个年轻的Tom Cruise或者Tom Hanks很容易 。人们都知道该怎么应付 , 当他们看到你后说:‘啊 , 一个年轻版的Tom Hanks 。老的那个这么成功 , 这个年轻的应该做得更好吧 。’但是当他意识到面前这个人的没什么特殊之处时 , 就会立刻变脸 , 说:‘现在你可以出去了 , 光是脸蛋没用 , 等你能够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再来 。’”
这种态度的转变很快让他有了稳定的工作机会 , 2004年他参演了另一部电影短片《The Hour》 , 也是一部监狱戏 。巧的是 , 几个月后他被通知去参加电视剧《越狱Prison Break》的面试 。“当我走进面试房间 , 我大概是排到第三位上场 , 当时在场的30几位电视台高层中很多都立刻认出了我 。”
Wentworth回忆从面试开始到最后他获得这个角色的过程很短 。他周一面试 , 周二被告知录用 , 周五就拿到了剧本 。他没什么时间担心落选 , 反而必须很快地面对紧张的工作 , 因为这次面试距离开拍只相隔了几天 。
他很快就被《越狱》中的Michael Scofield这个角色迷住了 , 因为这个角色聪明、无情而且很迷人 。当然 , 他也曾经产生过疑问 , “我应该怎么把自己融入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即使被刀子顶住肋骨也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 不是个坏蛋 , 却又被迫做一些沾满血腥的违法事情 。
这不是一部恐怖电影 , 而是一个关于一个家庭的真实故事:为了拯救一个自己深爱的人 , 你做事的底线是什么?就Michael而言 , 这是一条突破高墙电网层层监控的越狱路线 。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视剧 , 让我们去深入思考家庭关系 , 思考我们应该忠于什么事什么人 , 思考应该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
这部关于家庭、社会和选择的故事 , 所有的监禁都是与现实中一摸一样 。《人性污点》则更多是表现心灵的解脱 。在《越狱》中 , 他扮演了一个白人男性 , 在监狱中遇到了两个不同的派系:白人和黑人 , 并被要求选择一个阵营 。最后他选择中立 , 但是却同时被两派加以压迫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考虑到Wentworth的背景 , 越狱剧组专门为了设计了剧情 , 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任何种族冲突事件 , 一直保持着中立 。
2004年11月底 , 他们拍摄了第一集 , 并交给电视台高层审阅 。电视剧最终能否现世决定于这一集是否吸引高层的兴趣 。第一集拍完之后 , 导演Brett Ratner 接到Mariah Carey的邀请帮她拍两支MTV“Its like that”和“We belong together” , 导演立刻想到了让Wentworth出演 , 这样可以提高他的知名度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 Wentworth更出名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