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实训心得体会1000字 采购管理实训心得体会( 四 )


供应链理论经过近些年的不断丰富和推进,不少大型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材料利用效率和循环速度 。
1、采购计划管理的优化实施 。目前大部分企业最小的计划单位为月度计划 。这是以企业的生产周期和经营结算周期为基础设定编制的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以进一步细化管理,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物资采购难易程度,把月度计划细分到上旬、中旬、下旬等时间点来执行采购 。在其它环节的配合下,甚至可以逐步达到即时采购的工作水平 。假设每月有2000万元的物资从月头转移到了月底采购,在一个年度采购循环下,将可以为企业节约出巨大的资金流 。由于企业实行了严格的成本考核管理,不少单位为降低当期成本,把本应批量采购的物资化整为零的做采购计划,容易牺牲或增大了价格、运输等其它成本支出 。经济采购批量(或称最佳采购数量)的实行将可以大大压缩间接成本,同时可以获得批量价格优惠 。对每年采购金额都较大,但采购计划零散、供应商众多,采取零散送货方式的物资例如钢材、地方材料等,就可以考虑推行经济批量采购的采购方式 。
2、加强供应商管理力度 。供应商管理既可以提供优质供应商,降低供货、质量事故风险,获得最高性价比材料,又可以预防腐败和控制人为操作空间 。因此供应商的开发、引入、培养、考核、淘汰、更新等都应该尽快建立透明、可操作性的制度和供应商管理手册 。在供应商开发阶段,可以成立横跨采购、质检、生产、仓储、财务等部门的开发小组,首先制定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准入门槛,开展调查、收集有关供应商的生产运作、硬件设备、成本控制、技术力量等全方位信息,排除不合格供应商进入业务 。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详细记录供应商财务状况、付款条件、交货能力、品质评级等 。采购必须严格在供应商目录里选取 。对供应商的工作按考核制度实行客观、动态的考核、评价,培养出优质供应商 。为保持适度竞争,良性循环,对因自身或客观环境变化,不适应企业要求的,还必须进行淘汰、新供应商引进等工作,使供应商队伍保持动态平衡 。
3、信息化采购 。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时代发展的产物 。采购管理信息化主要有两部分:采购内部业务信息化和外部运作信息化 。内部信息化主要通过建立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使数据传递变得清晰、及时,为计划制订、订单跟踪、价格结算、库存管理等提供依据,利于开展过程监控 。信息化还是监督业务人员采购工作的有效途径,可以及时掌握订单发送、到货和出入库节点,避免人为调整结算时点侵害企业利益 。外部信息化包括网络采购和供应商信息系统两部分 。网络采购是今年来出现的一种全新采购方式,特点是资源极大丰富、信息传递快速、交易成本低、采购效率高且透明 。供应商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通过网络讲供应商信息系统与采购信息系统连接起来 。便于供应商及时得到供应信息,也便于掌握供应商货源状况 。信息化还扩大了采购监督范围和力度,接受更广泛的制约 。
4、采购方式的灵活性运用 。采购有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外包采购、一揽子采购等方式 。由于企业需求的物资种类繁多,涉及不同的物资领域,因此在采购管理中要针对市场、供应商等制订不同的采购策略、选取恰当的采购方式 。例如单一来源物资,市场只有一到两个供应商,使用招标采购效果不一定明显 。反之如果属于通用大宗物资,市场供应商众多,企业对价格趋势尚不明了,就应坚决实行招标采购,短期内摸清市场,保障公正交易 。对一些技术复杂的大型设备,可以选择重点供应商开展多轮次的竞争性谈判,选取最优采购方案 。而品类繁多、采购零散、技术标准不高的物资,则可以尝试实行一揽子采购,注重供应商的选取、评价和监督程序 。
5、建立健全采购绩效评价机制 。同样的业务、同样条件下,不同采购部门和人员,采购成本相差甚远 。除了采购技能差别以外,更多的也许反应的是采购人员的责任心、职业素养的差异 。当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采购人员教育培训制度、采购绩效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制度,使采购工作有据可评,对采购业务有了约束的工具,以此可促进业务素质和采购绩效不断提高 。例如可以实行采购组织内部的岗位轮换制,既有效防止形成业务利益网,也可建立不同人员工作横向比较数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