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八大行星分别是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 九 )


生 命 之 谜
过去人们认为火星是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有着四季的更替,它的两极被冰覆盖并相应作着周期的变化.冰雪的存在证明了水份的存在,也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有人还曾提出火星上面的暗区可能是植物带.因此,火星生命之谜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为了探索火星的秘密,近30年来己有20余只探测器对火星作过科学探测,其中主要是美国的水手9号、海盗1号和海盗2号.这些探测器拍了数千张照片.每个探测器都能自动地从火星上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传回地球.实验结果表明:火星上没有江河湖海,土壤中也没有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的任何痕迹,更没有“火星人”等智慧生命存在.
1996年1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1984年在南极洲发现的ALH84001陨石来自火星.研究其岩石成分发现,这些陨石可能含有原始生命的微化石.这表明几十亿年前的火星很可能相当温暖潮湿,适合生命的存在与维持.
火 星 的 卫 星
火卫一和火卫二差不多就在火星的赤道平面上运行.火卫一离火星中心9450千米,直径为20多千米,公转周期7.7小时,从火星上看,它每天西升东落两次.火卫二离火星中心大约23500千米,直径只有15千米,公转周期是30.3小时.在火星的夜空中,你可以看到“双月悬天”的奇景. 1971年水手9号探测器到达火星.在火星尘暴过后,对火卫一和火卫二进行了拍摄,它们的样子活像两个“病马铃薯”,表面布满了陨星坑,反照率很低.
木星简介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惹人注目的一颗行星,它是行星九兄弟中的老大---个儿最大.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把它叫做“岁星”,用它来纪年,因为已经知道它的公转周期近于12年.西方则称木星为“朱庇特(Jupiter)”,即罗马神话中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王者---天神宙斯.
木星直径约为14.3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1.25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而质量为所有其他行星的2.5倍.木星的平均密度相当低,仅1.33克/立方厘米.其绕太阳公转一周约12年,而自转一周仅要近10小时.由于它自转太快,致使星体变扁,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5000千米之多.木星没有固体外壳,它是一颗由液态氢组成的液态星球.
木星内部是由铁和硅组成的固体核,称为木星核,温度高达30000℃.木星核的外部绝大部分是氢,液态的氢分子 层与液态的金属层合称为木星幔.木星幔的外面是木星的大气层,其大气厚度有1000千米,几乎全由氢和氦构成,只有微量的甲烷、氨和水汽.木星大气中的甲烷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木星大气中还有十分强烈和频繁的闪电现象,平均每年约有250次.木星大气浓密,有一系列与赤道平行的明暗交替分布的云带,亮的叫带,暗的叫带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木星南热带内的大红斑,它呈蛋形,长20000千米,宽11000千米.
1979年3月4日“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飞过木星附近时发现木星像土星一样有光环,其宽度有6500千米,厚30千米,是由很多黑色石块组成.木星是太阳系中除天王星和土星外拥有卫星最多的大行星,至今已发现16颗,其中最亮的4颗是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分辨出来的,故叫做伽利略卫星.其实早在春秋时代我国的甘德和石申就已经发现了其中之一,称之为同盟.
总之,木星的魅力是巨大的,它将使越来越多的人为它所着迷.
木 星 的 带 纹
木星在众行星中有着突出的特点:质量大、体积大.它的质量是太阳系中其它8颗行星加在一起的二倍半,相当于地球的1316倍.如果把地球和木星放在一起,就如同芝麻和西瓜之比一样悬殊.
木星虽然巨大无比,但它的自转速度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如此快速的自转周期在木星表面造成了极其复杂的花纹图案,促使气流与赤道平行,产生了巨大的离心力,两极相对扁平,赤道隆起,并出现与赤道平行的云带.木星的云带可分为好几层,云带的颜色和温度不同,有明暗带的区分.亮区的云层由氨冰组成,颜色鲜明,叫做带;暗区的云层由氨化物组成,叫做带纹.氨化物有各种颜色:白色、橙色、褐色,但大部分是红棕色.
看 不 见 的 木 星 环
1979年3月,“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穿越木星赤道平面时,在离地球6亿千米处发回大量的珍贵照片.出乎人们所料,发现木星和土星一样也拥有光环.4个月后,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临木星证实了这个结论.
1610年1月,伽利略发现木星的最亮4颗卫星.由此它们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它们环绕在离木星40~190万千米的轨道带上,由内而外依次是伊奥、欧罗巴、嘉里美和卡利斯托,它们分别被简称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
土星简介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一颗美丽的行星,凡是用望远镜看过土星的人,无不惊叹不已.土星公转轨道半径为14亿千米,冲日时最大亮度为0.4星等.土星那橘色的表面,漂浮着明暗相间的彩云,配以赤道面上那发出柔和光辉的光环,远远望去真像个戴着顶大沿遮阳帽的女郎.要比两极半径大6000多千米.土星公转周期为29.5年,约合二十八宿之数,每年镇一宿,故古时我国又称其为“镇星”.土星长期被当作太阳系的边界,直到1781年发现天王星以后,太阳系才得以扩大.土星运动迟缓,人们便将它看作时间和命运之神的象征.罗马神话中称其为萨图努斯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他是神王宙斯之父,是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把土星与农业联系在一起.在天文学中的符号,像是一把主宰农业的大镰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