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关于幼儿园教师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三 )


(2)要注意调配花样 , 增加幼儿进食量 , 科学烹调 , 尽最大努力保存营养素 , 特别要防止维生素的损失 。
(3)少吃甜食;晚饭不能以吃甜食、菜汤和面汤为主 , 要尽量吃些炒菜 。
(4)加强体弱儿饮食管理 。
(5)特殊饮食:根据病儿病情做病号饭 。
(三)饮食卫生
1、要保持厨房的清洁 , 经常清扫 。
2、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 。厨房用具 , 刀、案板、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开 , 洗刷干净 , 食具一餐一消毒(若用水煮则需在水开后十五至二十分钟 , 若用笼屉蒸则水开后至少要蒸三十分钟) , 食物要有防蝇设备 。
3、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食物 , 买来的熟食要加热处理后再吃 , 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
4、搞好儿童进食卫生 , 饭前工作人员及儿童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 饭桌要用肥皂水或碱水揩洗干净 。
5、要培养儿童不偏食 , 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 。
6、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吃 。
7、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 , 入厕所前脱工作服 , 便后用肥皂洗手 , 操作时不抽烟 。
三、体格锻炼制度
1、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 , 尤其要重视一岁半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 , 给婴儿每天做一至二次被动操和主被动操 , 幼儿做一至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
2、在正常天气下 , 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 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 , 加强冬季锻炼 。
3、要创造条件 , 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 , 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
4、锻炼要经常和循序渐进 。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要适合各年龄组的特点 。对个别体弱的幼儿要给以特殊照顾 。
四、健康检查制度
1、入园(所)检查:婴幼儿在入园(所)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婴幼儿必须做胸部X线透视、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 必须经过检疫期 , 无症状方可入园(所) 。同时要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等 。
园(所)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 , 包括胸部X线透视、肝功能、粪便常规检查 , 以及阴道霉菌、滴虫检查 , 健康检查合格并且无严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职 。
2、定期体检制度:一岁以内婴儿每季度体检一次 。一岁至三岁幼儿每半年体检一次 , 三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 , 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 。测量要准确并做好记录 , 进行健康分析、评价、疾病统计 , 及时矫治缺点 。每个入托儿童均应建立健康卡片或档案 。
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 , 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须立即离职治疗 。待痊愈后 , 持县(区)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
3、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 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观察精神、五官、皮肤等;三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无有咳嗽、腹泻等症状;四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情况对易感儿进行检查 , 同时检查有无可能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携带入园 , 如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4、晨、午、晚间健康检查内容:卫生保健人员对入托儿童分晨、午、晚间进行健康观察 , 这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早晨入园 , 中午起床 , 晚间离园(或就寝)前 , 都要常规进行健康检查 。内容包括精神、情绪、食欲、大小便、体温及五官的观察 。传染病流行期间 , 还要针对典型症状进行鉴别 。
五、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
(一)环境卫生
1、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 。每天一小扫 , 每周一大扫 。分片包干 , 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要消灭蚊、蝇、蟑螂等害虫 。
2、婴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 , 定期消毒、清洗 。
3、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 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室内要有防蚊、防蝇、防暑和取暖设备 。
4、厕所要清洁通风 , 定时打扫并消毒 。儿童用的便盆 , 每次用后要立即倾倒 , 刷洗干净 , 每日用消毒液浸泡 。三岁以上幼儿要提倡用蹲式厕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