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高三地理老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四 )


第三,强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 。如气候知识、地形知识、河流知识、工业农业知识城市区位理论知识等 。在复习中,以主干知识为线,按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把凌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形成知识框架 。
(二)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
1.地理计算能力 。
用数字说明地理、描述地理,可增加地理的精确度,运用数字是研究地理不可或缺的手段 。因此,学习地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如时间、日期、太阳高度、比例尺、海拔、气温、气压、人口增长、地理数据的统计等,都涉及到计算问题 。
地理计算实质是地理与数学的综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导下的数学运算过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养地理计算的关键 。如07高考中的“地方时、纬度”的计算、综合题中降水量数据统计图的判断和简单的推算等 。
2.读图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 。
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在复习时必须要求学生围绕地图展开,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十分注重在复习中的图文转换训练,构建空间概念,扩展空间想象,进行空间思维 。读图,用图,主要掌握五点:
①明了各类地图的构成和表达方法;
②会从图中读出相关信息;
③会用地图表达相关信息;
④会判断地理区位;
⑤会运用地图的直观性,解答抽象的地理问题 。
3.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 。
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强化审题过程中的地理信息提取以及进一步的判断、推理、归纳、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平时训练要重视信息提取与处理的过程,不能只看答题结果 。
4.知识迁移能力和地理表述能力 。
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地理学科注重对规律、原理的实践运用 。因此在复习中,对于规律,原理不仅要加深理解,更要学会灵活地适移应用.表述不准确也是高考中失分较多的一个因素,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这就要求对一些综合题的答题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和整理及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 。
(三)抓好重点热点的复习
从近几年地理学科的试题内容看,考查的重点内容为:
①地理位置,最主要是经纬度位置,复习时要抓住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用以确定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
②时间计算;
③天气与气候;
④等值线图;
⑤区域地理;
⑥环境问题 。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文综测试的聚焦点 。这个热点可能是时政热点,也可能是焦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人类发展的资源、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热点问题考查的主要方式是把热点地区作为空间背景,用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思路,对热点问题,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和“量”,不能用过多的精力 。
(四)做好解题方法的训练 。
要提高成绩,必要的练习是需要的,但不能搞题海战术 。应注重解法的指导 。
1.选择题 。主要方法有比较法、排除法、图解法、计算法、分析法、联想法 。
2.综合题 。要求在每次练习时,都必须保持卷面清楚;回答条理清晰 。
(五)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
高三地理老师教学总结及反思5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经历高考,以高考这一跳板,跳到理想的远方 。每位学子苦读十二年,不就是为了高考 。每个人都不想输,都想取得高分 。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我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不比别人差,为何考试成绩比别人差;为何每次定位都有偏差;为何审题会出错;为何这些题目看起来很简单,却答不到采分点 。
【高三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高三地理老师教学总结及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做到超水平发挥 。以下是我个人在高三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1、整理常考知识点,理清思路、方法 。强调学生记忆 。(以大气运动为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