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地求水”事件调查:孙国友承包万亩沙地,20年仅栽种600多亩( 二 )


马红旗回忆,孙国友承包荒沙地,是灵武市林业局招商来的项目 。当年孙国友主动找到林业局,林业局就给马家滩村安排了任务,“当时市里让马家滩镇搞绿化,引进一家绿化企业,镇上召集村上干部开会,就把这个企业介绍给了马家滩村” 。
这件事发生在2003年 。马红旗回忆,当时接到镇上下发的文件,他们作为村干部,担心村民会不同意引进孙国友的企业,压力很大 。马家滩村还开了党支部会议商量这件事 。村里也开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会上通报了这家企业是怎么来的,镇政府的文件是怎么下发的,之后无记名投票,最终通过了 。没多久,孙国友承包荒沙地一事就落实了下来 。
“通过后,我们还向村民宣传,人家要来施工,大家要配合,不要阻拦 。至于施工的技术含量怎么样,谁来管制,他栽树的钱从哪里来,都跟我们村没有关系 。”马红旗说 。
《中国新闻周刊》获得的马家滩镇政府于2003年7月12日下发的《关于对马家滩村部分荒沙地进行发包的决定》这样描述:为了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市人民政府有关政策,经镇人民政府会议研究决定,对马家滩村沙窝井向东一、二队一万亩荒沙地进行发包,承包费由马家滩村委会收取,其他事宜由镇人民政府、马家滩村委会、承包方协商解决 。
2003年7月17日,作为发包方的马家滩镇政府和作为承包方的孙国友签署《荒地承包合同》,承包期限是从2003年7月15日起至2053年7月14日止,期限50年 。
双方约定,土地承包后用于生态建设、种树、种草、经济林、养殖综合开发为一体;由承包方每年每亩地向发包方交纳一元钱的土地承包费 。
承包之后
无论是在担任马家滩村领导职务期间,还是如今退休在家,对于孙国友在马家滩荒沙地上的一举一动,马红旗都格外关注 。
据马红旗回忆,在孙国友承包下荒沙地的当年,即2003年,在市林业局的帮助下,孙国友曾栽了130多亩地的树,当年市林业局还曾按照退耕还林政策,一亩地补贴了相当于150块钱的粮食给孙国友 。

“跪地求水”事件调查:孙国友承包万亩沙地,20年仅栽种600多亩

文章插图



孙国友林场一角,这里也是此次“跪地求水”事件的“风暴眼” 。摄影/本刊采访人员 刘向南
马红旗说,现在生长在孙国友林场平房前的那些杨树,就是2003年市林业局一个姓黄的站长带了一些人栽下的 。
到了2004年,林业局不让再栽杨树,规划栽种牛筋条 。马红旗回忆,当时栽种牛筋条,无论是株距还是行距,都有要求,“一亩地栽220棵,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样栽种的树长起来后,通风采光都比较好” 。
为了栽种牛筋条,市林业局还安排了一名技术员到林场进行指导 。马红旗说,但孙国友不听这位技术员的,“这插一棵,那插一棵” 。为此,他和技术员闹翻,技术员就走了 。“林业局看孙国友不按规矩栽树,就把他领退耕还林补贴粮的资格取消了 。”马红旗说 。
2004年前后,还发生了一件让马红旗印象深刻的事情 。据他回忆,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条例要求,在承包土地后,孙国友需要到国土资源局备案,备案后,要交土地使用费用,当时这笔钱是0.28元/平方米 。马红旗说,他让孙国友去国土局备案,但“他却对我说经济困难,让我去通融一下” 。
这让马红旗很意外,“你这个老板来投资,居然没钱交土地使用费?!”最终,孙国友由于没交这笔费用,至今没能拿到土地使用证 。
4月1日,孙国友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提及,他在前两年曾去有关部门反映过,“承包合同上规定要给我办林权证、土地使用证、草原证,我找过多少次,他们说你是个人行为,不办证 。”他还多次表示,现在外界传说他种树是为了拿补贴,一亩地补贴200块钱,他的一万亩地,20年就有4000万,“你们可以去查,看我有没有拿过一分钱” 。
到了孙国友承包荒沙地的第三年,也就是2005年,据马红旗回忆,孙国友却“消失”了,村里联系不上他 。马红旗说:“毕竟他是在我们村的企业,他栽了多少树,栽了什么树,投资了多少,我们要给领导汇报 。”由于联系不到孙国友,后来的承包费也没了着落 。“他只在2003年至2005年给过承包费,一年一万元 。”马红旗说 。
2005年孙国友从马家滩林场“消失”,按照马红旗的说法,他这是“撂挑子”,而且一撂就是三年,到2008年底才重新“出现” 。在孙国友“消失”的那三年中,孙的一个妻弟一家住在马家滩林场,在林场里放羊,也没有再种树 。马红旗听说,那三年,孙国友去内蒙古包工程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