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初三话题作文1000字( 三 )


没有等到八月十五月饼的姨夫 , 于七月二十日就走了 。为了姨夫的嘱托 , 此后每年中秋我都要回家与父母过节的当天 , 再骑车子到十几里外的姨夫坟前 , 摆上月饼、苹果、香烟等祭奠的供品 。做了多半辈子月饼的姨夫与月饼结下了深情 , 却并不愿意吃月饼 , 生前每到中秋只是象征性地咬几口就给我吃 。姨夫那句八月十五给我买月饼吃的话 , 现在想来只是姨夫的托词 , 言外之意就告诉我不要忘了中秋上坟 。每年清明、七月十五上坟的日子外 , 我又增加了中秋祭奠 , 用烧纸燃烧我的思念之情 。
中秋浓浓的氛围包围着我 , 闻着月饼块块飘来的芳香 , 默诵着王维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抒写出一段与中秋相关的不为人知的情感 , 权当自己对中秋的另一种纪念 。
中秋节初三作文1000字4
小时候在农长老大 , 总盼着过节 。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 。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 , 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 , 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 , 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总之 , 过节忙的是大人 。但大人们忙归忙 , 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 。当然 , 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
春节的时候 , 虽然恰逢农闲 , 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 。惟独中秋 , 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 , 一种心境的安歇 , 一种特别的想往 。后来想起来 , 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那既是收获的积蓄 , 又是收获的开端 。说她是积蓄 , 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 。说她是开端 , 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 , 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 , 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 。月光下 , 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 , 谈论收获的话题 。一边赏月 , 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 。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 。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 , 很厚实 , 新鲜的面 , 新鲜的馅 。不管是蒸出来的 , 还是烙出来的 , 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 , 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馅 , 也很特别 , 主料是红塘 , 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 , 果仁、葡萄干什么的 。新做出的月饼 , 蒸的 , 柔软可口 , 适合老年人;烙的 , 外焦里嫩 , 年轻人情有独钟 。你看 , 新端上来的月饼 , 热气腾腾 , 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 , 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 , 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 , 各种瓜果一应俱全 , 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 。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 , 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 , 那么均匀 , 那么好看 。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 , 总要吃上两大块儿 , 觉得好香、好甜 。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 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 , 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
你看 , 农家餐桌上 , 除家禽肉类 , 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 , 越来越多的餐桌上 ,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
“无酒不成筵席” , 喜庆的日子 , 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 。过去 , 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 , 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 。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 , 百姓日子的红火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 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 , 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 , 新的体验 , 新的收获 。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 , 品味生活的哲理 , 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