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 , 在各国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 。影片节奏明快、细腻感人 , 既富有幽默的情趣 , 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音乐之声》中善良美丽、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修女玛丽亚 , 奥地利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坡、清澈的溪流、明媚的阳光 , 以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 还有反抗纳粹统治、追求自由的精神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 。
三、默读课文 ,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节选的部分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
2.课文中的情节发生在怎样的不同场景中?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征?你认为这样两相比照有什么意味?
四、朗读课文 , 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朗读课文 。
要求“演员们”模拟修女们和玛丽亚的动作、表情和说话语调 , 体会动与静、活泼与古板、率性天真和压抑收敛之间的对比 , 以及在对比中呈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与美感趣味 。深化对不同人物性格的体会和把握 。学习一些舞台表演技巧 。
2.文中的各位修女是怎样评价玛丽亚的?她们喜欢她吗?你从何得知?
从文中找到修女们的评价是很容易的 , 而她们对玛丽亚的态度则分为两类:以院长嬷嬷为首的众多修女对玛丽亚是似“恨”实爱 , 而贝尔塔的态度则较为严厉 。不过她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玛丽亚不适合留在修道院 。
五、探讨性阅读
1.玛丽亚是一名见习修女 , 你认为她合格吗?如果你是院长嬷嬷 , 能执掌玛丽亚的去留大权 , 你会让她留下吗?
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从遵守规矩方面来看 , 她不算一个合格的修女;而她品质淳良友善 , 内心充满爱意 , 就这一点来说 , 她也可以说是一个好修女 。院长留她 , 可以助她修身养性;不留她 , 是不勉强她的个性发展 。应该说怎样做都是有道理的 。
2.课文中存在哪些冲突?把它们找出来 , 说说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
品味课文中随处可见的冲突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 。剧本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集中矛盾冲突和变化 , 将人物性格展示其中 。课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一班恪守修道院“清规戒律”的修女与无拘无束、无视“清规戒律”的玛丽亚的冲突 。在冲突中我们对双方的原则、观点、性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外 , 还有:
①景色的比照:阿尔卑斯山山坡上比照修道院里 , 一是纯自然景观 , 一是被施加了更多人的意愿的人文景观 , 二者的不同恰恰暗示着玛丽亚和修女们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 。
②语言节奏的比照:群口杂唱《玛丽亚》一段节奏很快、很紧凑 , 把众修女七嘴八舌数落玛丽亚的情态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之前的一段问答节奏很慢 , 似乎在我们眼前活画出几位修女在寻找措辞的样子 。语言节奏富于变化 , 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
③同类人物不同语言和态度及性格的比照:院长嬷嬷比照贝尔塔 , 身份同属修女而性格、修养迥异 。作者描绘群像而绝不千人一面 。
④同一人物前后神态、动作的比照:玛丽亚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样子比照玛丽亚在修道院里发现众人严肃的目光之后小心翼翼的样子 。
……
在频繁的对比冲突中 , 情节丰富了、形式更多样更活泼了 , 剧本的主题也更好地显露出来 。
3.读完本课 , 我们仿佛看到玛丽亚就站在我们面前 , 活灵活现的 。作品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作品既为我们正面展示了玛丽亚的举止、语言 , 又通过众修女的评价从侧面对玛丽亚的形象加以丰富 , 所以我们感觉到玛丽亚其人如在眼前 。
4.介绍故事梗慨 , 请学生设想特拉普上校一家逃离奥地利以后的情形 。请注意 , 设想应以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为依据 。
故事梗概:
女主角玛丽亚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爱唱歌、爱跳舞的见习修女 。她热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美丽 。她常常溜出修道院的大门 , 在苍翠的群山之间像云雀一样歌唱 , 在清澈的溪水边和潺潺的流水合唱 。因为她不拘的天性 , 被认为不适合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女而离开了修道院 。
推荐阅读
- 202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21三年级语文教学期末工作总结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 一年级语文期末教学总结 期末语文教学任务总结通用
-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总结计划5篇
- 语文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 语文重要教学反思总结
- 小学语文教师自我介绍简短 小学语文教师自我介绍
- 二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1 二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2022
-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
- 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计划 小学阶段语文老师教学计划
-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