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很简单嘛,艾热被人体主动吸收,运输到需要的地方去啦!
这里特别强调,艾热进入人体的方式是人体主动吸收,主动,意味着人体的神还在,并且能够指挥身体去获取能量 。
人天生自带的这位神医,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复人体,比如你累了睡一觉起来,精力又充沛起来,就是这位神医努力工作的结果 。在它的指挥下,吸收进来的能量(艾热),能对你的身体有伤害吗?
我也知道多数担心「灸坏」的朋友,是由于灸后的反应太大 。比如本来大便挺正常的,每天早上起来准时排出黄金条,艾灸一段时间后反而开始闹肚子,稍微吃点不干净的食物就一泻千里 。
已经深入学习艾灸的朋友马上能够意识到,这有可能是排病反应 。如果身边有熟悉艾灸的朋友,又懂脉诊,可以请他帮忙诊断一下,就可以下断言:这是排病反应(此时脉诊常可一锤定音)!
总之,只要不胡乱烤肉,踏踏实实地灸,灸进去,是不存在「灸坏」这一说的 。
Q7:艾灸见效慢,怎么办?
答:总的来说,艾灸有灸感,见效就快,没有灸感,见效就慢 。
灸感有热灸感和非热灸感 。很多人嘴里的「没有灸感」,是没有热感——这样其实局限了灸感的类型 。
如果你自灸或者被灸能出来「非热灸感」,也就是被灸的地方一点都不烫,而身体的其他地方出现了痛、胀、麻、痒等感觉时,恭喜你,你的身体很好地利用了艾热,及时发现潜在的病灶——小病灶没机会酿成大病,就被身体及时发现,赶出体外啦!
这些「非热灸感」,表现得越剧烈(已经排除艾灸禁忌症的前提下),说明身体内正邪相争得越厉害,如果能够一鼓作气把灸量加上去,艾灸后的效果常常是立竿见影的 。
而表现得很平静的「非热灸感」,譬如灸处也不烫,但其他地方也没有热感或其他感觉,多少给人一种没挠到痒处的不爽感,自灸的朋友,此时往往容易换地方灸 。
换地方灸不是不可以,只是在调理的效率上多少打了折扣 。比如一次艾灸两小时,能全程守住一个点灸的朋友,身体可以稳定地吸收艾热,不需要做特别的调整 。而另一位朋友,两个小时灸了七八个穴位,还没等身体调整到稳定地吸热状态,就又叫身体作调整,这样子艾灸的效果肯定很差 。
要知道,一次施灸过程中,换点越多,效果越差 。如果是天天灸,最好也做到每天灸同一个点 。这么做的目的,是给身体一个节奏,类似于三餐定点吃,到了饭点吃饭就香,到了「灸点」灸得就爽 。
但坚持这样的原则,不用特别刻意 。我们每天的身体状态都不太一样,譬如昨天不小心淋到雨,有点低烧,平时都是守着肚脐灸的,今天能不能换成灸大椎退烧呢?这是完全可以,并且是非常提倡的!我们先要把短期内的不适处理好了,身体才有本钱去清理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伏邪」 。
还得说一点,很多人艾灸的效果不明显,不是没有坚持艾灸,也不是没能够守住穴位去灸,而是灸后太不注意休息和保养!如果灸一个下午,然后回去加班到凌晨三点,我只能说:别这么作行不行?
艾灸后保养最好的方式就是多睡觉 。睡不着?闭目养神也是很好的保养方式 。最忌讳灸后熬夜、闹情绪、喝冷饮,真这么继续作着,那就别整天抱怨为啥灸了那么久,身体状况还是没很大的改善吧 。
Q8:艾灸一直没感觉,怎么办?
自灸或帮人艾灸时,假如做到了灸处不烫,但一直没感觉,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样的人容易艾灸时没感觉呢?
第一是体质比较寒的人 。联想一下冰水混合物,吸热化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是0℃ 。体质寒的人也如此,得积累一定的灸量后,才有明显的灸感 。
第二是体内湿气比较重的人 。湿性粘腻,艾灸的过程中,被灸者可以全程无热感,但是灸后感觉人轻松 。你在帮他艾灸时问他,有什么感觉,他会回你「没啥感觉」的(其实已经有效果) 。
第三是自我意识很强的人,特别是非要体验某种灸感的人 。这一点在课程第五讲已详述:
第四种情况就是上一个问题谈过的,穴位的打开需要时间,身体吸收艾热后,激发经气,灸感变明显也需要一点时间(参考第6课) 。
进一步追问:如果你帮别人艾灸,艾灸了半个多小时,还反馈说没感觉,你会怎么办?
初学者容易信心不坚,着急换点 。其实这时候就需要动用第六讲里提到的几个辅助判断灸感存在与否的方法了 。比如观察他的呼吸状态,观察被灸处皮肤颜色的变化等等 。
推荐阅读
- 电脑桌面图标方向反了怎么办 电脑桌面上的图标反了怎么办
- 招商银行办银行卡流程 为什么招商银行办不了银行卡?
- 金针菇在冰箱放变黄了还能吃吗 金针菇变黄了还可以吃吗
- 电脑桌面鼠标没有了怎么办 电脑桌面没有了下边框怎么办
- 4万米高空是太空吗 几万米高空就到太空了
- 拿了房产证房子就是你的吗 拿到房产证后房子就是自己的吗
- 华为7X里面的熄屏快呼在哪打开 华为熄屏快呼找不到了
- 猫瘟已经拉血了还能治好了吗 猫瘟拉血是怎么回事
- 建行卡单向冻结多久能解封,第二次冻结了 建行卡单向冻结多久能解封
- 知了怎么冷藏 知了怎么放冰箱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