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课本 高二年级语文知识点解读( 二 )


高二年级语文知识点3
一、诗歌阅读
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学生读不懂诗歌 , 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答题 。
辅导对策:
教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 , 讲解诗歌的六种题型 , 诗歌中常用的专业术语 。
二、小说阅读
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①学生不能判断人物是否是主人公 , 概括人物性格特征不能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去概括 , 更不会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划分情节结构不知何条途径人手 。分析情节时 , 找不到线索 。
②许多同学不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 答题语言又不规范 , 因此不得分 。对于如何分析和归纳小说的主题 , 有些同学不知从何入手 , 也不懂归纳小说的主题一般用的方式 。
辅导对策:
①判断人物是否是主人公 , 依据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 看他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 。而对那些具有某种共性的典型人物 , 还要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与主题的关系去分析其典型意义 。划分情节结构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人手:依时空的变化划分;依场景的转换划分;依相关材料的角度变化划分 。分析情节还要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 , 即线索 。
②分析环境描写要注意环境对人物性格起的强化作用 , 对主题所起的暗示作用 。在分析小说主题时 , 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 , 进行认真的考察 。其次 , 还要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归纳小说的主题一般用“通过记叙(描写)……表达(赞扬、揭露)……”的方式 。
三、散文阅读
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①如何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 这是阅读散文的难点 , 很多同学一头雾水 , 读不懂文章 , 放弃答题 。抓住了散文的线索 , 文章各部分内容与中心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 。然而散文在行文上不仅就事论事 , 就人写人 , 就物写物 , 就景写景 , 很难把握 。充分地层开联想 , 是散文做到情景交融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 , 更难把握 , 许多同学不得要领 , 因此丢分 。
②学生们没有分析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写法的特点和作用的思路和方法 , 自认为这类题没法把握 。
辅导对策:
①如何分析散文的“形”?首先要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其次要理清散文的线索 。怎样迅速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呢?可以从抓中心句、关键句人手 , 它们是理解散文主旨的钥匙 。散文常常由近及远 , 由此及彼 , 由物及人 , 因景写情 。分析联想的原由 , 抓住联想的“联系点”——形与神的共同点 , 能更好体味散文的感情 。
②阅读时可从以下方面人手:首先要把握此类文章的结构特点 , 即先托物后言志物+情意托物寓意 , 或象征体+象征意义托物言志 。其次要分析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格 。第三要抓住“物”与“意”之间的类比点即相似点 , 看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