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60岁以上人口是遗嘱登记的“主力军”,不过据《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60岁以下人群登记保管遗嘱的数量共计10964份 。其中不少人是看到周围有同事早逝,而动了登记遗嘱的想法 。
除了90后和00后,80后登记保管遗嘱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相比而言,80后登记的遗产种类主要为房产,97.3%涉及到房产,另有52.4%涉及银行存款,此外还有证券基金、公司股权、虚拟财产、保险单等内容 。
34岁的黄先生是一名80后,从事金融工作,长期在各地奔波,已经五年没有回老家见父母了,工作十年攒下了一笔存款,他想一旦发生意外,要将这笔钱留给父母 。
黄先生说,他的职业性质特殊,一年有300天都要熬夜加班,身边有同事因为熬夜身体撑不住,年纪轻轻就走了 。“我希望父母能有一个保障,在网上偶然知道了中华遗嘱库,所以立下一份遗嘱给父母,是一个安心的保障 。”
为何需要订立遗嘱?
登记遗嘱或可避免未来遗产纠纷
3月22日,中华遗嘱库江浙沪区域负责人黄海波对红星新闻采访人员表示,遗嘱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好家庭事务,缓解家庭矛盾,避免未来的纠纷 。
“我观察到,现在很多子女和父母并不了解对方的财产情况,立遗嘱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财产清单’,从而减少纠纷 。”黄海波认为,人们对立遗嘱普遍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得到八九十岁才需要立遗嘱,二是误以为遗嘱公证后就能完全按照心愿实现 。
黄海波解释,根据民法典,年满18周岁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以及16周岁以上的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都可以立遗嘱 。需要注意的是,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高龄老人如果已经神智不清了,我们是不会让他们立遗嘱的,即便立了遗嘱也不会生效 。”
谈及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登记遗嘱,黄海波表示,年轻人对谈论生死不是很忌讳,且法律意识更高,更愿意接受新事物 。
黄海波表示,年轻人可以借助登记遗嘱,避免在遭遇意外等情况后,把财产留给不符合意愿的继承人 。“曾有一个18岁的男孩来立遗嘱 。”黄海波说,男孩父亲出轨导致家庭破裂,他不希望自己出现意外后将遗产分给父亲,最后立了遗嘱,将遗产全部留给母亲 。
遗嘱执行中的法律问题
律师:遗嘱继承要优先于法定继承
据裁判文书网公示案例,2021至2022年间,在中华遗嘱库生效的遗嘱涉及诉讼的案例共有26例,判决结果均为胜诉,且大部分的案件经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并未进行上诉 。但在具体遗嘱执行过程中,各方依旧会碰到相关法律问题 。
“人们去做遗嘱公正,虽然公正是合法有效的,但是执行结果未必能达成人们立遗嘱的心愿 。”黄海波表示,立遗嘱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结合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有时还需要配备其他的法律文件来避免后续的风险 。此外,在遗嘱保存上也是要注意的,出现过很多次遗嘱丢失的情况 。
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继承人未推选的,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没有继承人或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因遗嘱执行难度较大,为保障自己的遗嘱能顺利执行,很多人选择在遗嘱中指定遗产管理人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注意到,根据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显示,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的遗嘱中,已有1542份遗嘱指定了遗产管理人 。
黄海波介绍,中华遗嘱库在办理遗嘱时会审核两次 。第一次会考察遗嘱人身体条件和财产情况,第二次会考虑其遗嘱意愿的复杂性 。他建议所有市民都去专业的机构立遗嘱,立遗嘱的目的是避免未来的纠纷,否则可能会带来更多麻烦 。
黄海波表示,很多自书遗嘱被推翻的原因是事务性安排也被写在遗嘱上 。“例如老人想捐献眼角膜,而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同意,那其他继承人就会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打官司的方式获得更多遗产 。”黄海波认为,这种事务性安排可以写在中华遗嘱库推出的“幸福留言卡”上,将财产安排和事务性安排分开,可以减少纠纷 。
民法典立法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杨立新教授认为,遗产管理人负责对遗产进行清点、接管、分配和管理,能更好地执行逝者的遗愿,避免继承人之间的纷争,必要时快速解决纠纷,防止遗产出现损失 。此外,遗产管理人制度还为解决继承纠纷提供了新思路 。
推荐阅读
- 老年人吃核桃的好处和坏处 老年人吃核桃的好处
- 大学生吃火的工地餐:“网红效应”消退,一场热闹之后重归平静
- 锅包肉的做法 最正宗的做法视频 锅包肉的做法
- 吃河蟹时不宜吃什么食物 吃河蟹时不宜吃什么
- 一个原子币未来价值,如果原子币是骗人的为什么官方不管?
- 10寸的平板电脑分辨率和10寸笔记本分辨率,哪个更好?更清楚
- 买二手的公寓要交哪些税
- 有人说虽然迪拜的经济很发达,但在世界上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为什么?
- 青蟹的保存方法怎么样能让他活 青蟹刚死能吃吗
- 翡翠的保存方法 翡翠手镯的保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