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水门桥真实事件( 五 )


在12月8日白天180团决死破桥时,从古土里来的美军主力跟真兴里北上的美军援军已经压了过来 。
到12月8日晚8时北面美军主力已突破黄草岭,180团在门岘与黄草岭间的2个连在打,但情况不好 。
晚9时,20军战报称古土水之敌,58师在黄草岭未阻击住已进至180团阵地,有坦克20多辆、汽车无数,8、9连正在战斗中,昨增援敌人进入堡后庄后正派一营打(铁路公路交叉点南)门岘南敌尚未汇合 。
这里所说的敌人进入堡后庄后正派一营打,指的是一直在真兴里养精蓄锐的美军陆战1师1团1营 。
美军记载该营于12月8日凌晨以风雪为掩护北进,先是突然袭击夺占了1081高地以南的891高地,随后该部向1081高地方向发展进攻,但没能打下来,晚上又有一个排志愿军夜袭美军,但没有得手 。
我军记载当日的战况为:

上午时敌一个排在20余辆坦克支援下进至我破路处,2连3排与敌阻击对峙,美军一方面修路,同时又以1个连在雪雾掩护下进攻8班阵地,8班伤亡殆尽后阵地失守 。黄昏时副连长带5班反击,但反击失利,除负伤下来的,均壮烈牺牲 。
这一天的战况双方战报是可以对应起来的,不过美军战报夸大了志愿军的损失,当然了这也是陆战队的一贯风格了 。
当天对敌我两军而言,最大的减员不是战斗造成的,而是风雪低温 。
12月8日,长津湖地区的气温骤降,即便是美军北上的这个营,在8日当天就被冻伤67人,其中严重者需要截肢 。可想当时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会经历什么了 。
12月9日,美军主力攻过门岘,并开始架桥 。美军工兵发现,桥上的缺口更大了,这并不是美军此前的估算错误,而是附近的180团在前一天决死炸桥的结果 。

很显然,180团是想通过进一步破坏桥梁的方式,使得美军通过M2车辙桥组件也无法完成架桥 。但是美军的工兵部队专业性极强,其通过沙袋和木头填充缺口,最终还是架桥成功了 。
美军工兵的架桥作业是在战斗部队护卫下进行的,而在水门桥周边的高地上,战斗仍然在继续 。
在1081高地,美军陆战第1营在炮火和飞机的掩护下分路发起冲击,高地上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当天下午3点才结束 。A连的兵力从战前的223人下降到了111人,其中除了战斗伤亡外,主要也是冻伤减员 。全服保暖装备和热食供应的美军尚且如此,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情况如何可想而知,但他们照样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
由于阵地上志愿军都牺牲了,因此上面的具体交战情形我们也不清楚,不过60师的材料倒是记载了12月8日交战后的兵力调整情况 。
其中提到2连全部5个步兵班及1个60炮班、3连2个班、营重机2挺及179团3营8连2个班全部增至1081高地后南面第二个高地处 。公路留3连2个班(反坦克),179团8连主力负责交叉点 。

179团3营是当时增援过来的,可见其一部也参加了1081高地的最后战斗,我方记载1081高地战斗结束的时间是下午3点30分,比美军所称多了半小时 。战后上到1081高地后发现,战士们的遗体都有自动枪伤和刺刀伤,卡品汤姆弹都是空的,仅有几个梭子内有4到5发子弹,阵地已没有我之手榴弹 。
第60师对1081高地战斗的定义是“弹药告尽,与阵地共存亡”,因此180团2连“冰雕连”并非是全部因冻牺牲,也没有未开一枪一弹,而是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这一点希望大家要明白 。
1081高地被占后,南路美军在坦克掩护下,继续向北边的交叉点推进 。
而在1081高地激战的同时,水门桥附近高地上的战斗也在持续,在此守备的部分志愿军战士因冻饿已经无法行动了 。美军在此俘虏的一些志愿军战士都是严重冻伤的,只有眼睛能够转动,甚至连手和武器都冻在了一起 。
在战斗和非战斗减员极大的情况下,180团团长和参谋长都上了一线,最终团长赵鸿济壮烈牺牲,参谋长负重伤 。而美军在架好水门桥的同时,也打破了附近志愿军的阻击,南北美军合流 。


20军战后总结中曾这么写道:我60师180团全部及179团一个营在南北夹击下坚决阻敌于门岘与堡后庄之间,该部经过二天顽强艰苦之激战后,团长牺牲、参谋长重伤,全部仅剩20人,又无有生力量增援,故于是日十八时被敌打通 。
结语:
水门桥的修复与南北美军打通通道是同时进行的,这意味着志愿军无法再通过这个关键节点和附近的地形阻止美军南逃 。180团的战斗止于水门桥附近的几个高地,此后尽管我军追击美军仍有战斗,但再无法将其拖住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