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因投资瑞信损失超10亿美元,增长计划未受影响( 二 )


近年的表现是一场缓慢车祸
瑞士信贷银行成立于1856年,在全球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据悉,瑞士信贷成立于1856年,有167年历史,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是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银行 。2022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位列第494位 。今年2月,瑞信宣布2022年净亏损73亿瑞士法郎,连续第二年净亏损 。3月14日,瑞信发布报告称,该行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
3月16日,深陷危机的瑞信在得到瑞士央行获得了5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支持后,当日欧股盘中盘中一度反弹40%,收涨近20%,但涨势并未持续多久,17日收盘瑞信再次大跌8% 。本周,这家瑞士第二大银行的股价累计下跌26.1% 。

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因投资瑞信损失超10亿美元,增长计划未受影响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谷歌财经
据每日经济新闻3月18日报道,“瑞信的毛病多年不改,或者说改得不到位,那么被并购或者股东层面的重组就是可以考虑的现实选项了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对采访人员表示 。他分析指出,瑞信最近四五年来一直处于“病怏怏”的状态,各种麻烦和丑闻不断,最近财报又显示巨额亏损和内控漏洞的问题,而在硅谷银行倒闭引发市场情绪极度紧张之际,一点风吹草动就可以引发股价的暴跌 。
3月15日,瑞信第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持股9.9%)总裁库达里当日表示,沙特国家银行“绝对不会”增加对瑞信的持股 。虽然他强调原因是不想突破10%的持股门槛而面临更多监管机制,但这句话还是立刻点燃了市场的恐慌情绪,瑞信当日收跌24%,创下史上最高单日跌幅,带动欧洲银行股超600亿美元的市值蒸发 。
胡捷对每经采访人员表示,库达里的话有被断章取义之嫌,因为实际上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大大增强,每年还会进行压力测试,而瑞信的流动性和资本都是符合监管要求的 。
在这场危机之前,瑞信已经因连续的经营失策和合规丑闻中而苦苦挣扎了数年,最高管理层几经变更,成为欧洲大银行中最薄弱的一环,美国电视新闻网(CNN)直言其近年来的表现是一场“缓慢的车祸” 。
经营方面,2020年,瑞幸咖啡造假事件曝光,作为瑞幸上市的主要承销商之一,瑞信的声誉受损 。2021年,瑞信更是连续遭到暴击,先是供应链金融公司Greensill Capital倒闭,致使瑞信持有其债券的100亿美元基金遭冻结,随后Bill Hwang旗下基金Archegos爆仓引发“人类历史上最大单日亏损”,瑞信损失约55亿美元 。
丑闻方面,2019年爆出的瑞信跟踪监视高管的“间谍门”事件,致使CEO谭天忠(Tidjane Thiam)辞职 。2021年,瑞信因收受贿赂向莫桑比克金枪鱼捕捞业发放贷款而被罚4.75亿美元,2022年被裁定帮毒贩洗钱罪名成立,成为瑞士历史上第一家在刑事案件中被判有罪的大型银行 。
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因投资瑞信损失超10亿美元,增长计划未受影响

文章插图


每经制图
瑞信在2022年年报中坦承,声誉受损和诉讼风险已经对经营构成严峻挑战 。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夜的巅峰时刻,瑞信的股价已经跌去98%,资产规模也从1.2万亿美元的高位腰斩 。2022年的亏损更是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达73亿瑞士法郎(79亿美元),相当于抹去了过去十年的全部利润 。
和其对手瑞银的对比,更显示出瑞信的惨淡,两者已经不在一个体量等级上了 。瑞银去年的利润达76亿美元,市值达566亿美元,资产达1.1万亿美元,而瑞信则只有80亿美元市值,5750亿美元的资产 。
困境中的瑞信也在尝试自救,但救赎之路同样颠簸不断 。
2021年,劳埃德银行的安东尼奥·霍尔塔-奥斯里奥担任瑞信的董事长,任务是清理瑞信的文化 。霍尔塔-奥斯里奥并没有带来重大变化,反而因为用公家飞机一天之内连看了欧冠决赛和温网决赛两场赛事,违反防疫规定,待了9个月便被迫辞职 。
2022年10月,新上任的CEO乌尔里奇·克尔纳宣布了为期三年的重组计划,主要任务是剥离败绩重重的投行业务,同时大规模裁员9000人 。2022年年底,瑞信筹得43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战略转型 。
屋漏偏逢连夜雨,同样在该年10月,一则瑞信即将破产的谣言在网络疯传,导致客户纷纷逃离 。据2022年年报,该年四季度瑞信有1100亿瑞士法郎的资产流出 。
进入2023年,客户流失的问题仍然难以遏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