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拘336天获赔20万,“刺伤霸凌者”少年不服申请复议 检方已受理( 二 )


那场校园霸凌事件,已过去了1312天 。
遗憾是有的 。小蒋说,若未经历这些,以他被捕前的成绩,应能考上重点高中,如今或许正在准备高考;但人生不容假设,“有不甘心也没办法,就当是生活的磨练吧 。”
在看守所“察言观色”的少年
小蒋从容接过祖父蒋佑华递来的烟,顺手要了打火机点上,烟雾升腾,弥散在他未脱稚气的脸前 。
他是在看守所里学会吸烟的 。2019年8月7日,在刺伤3名围殴他的同学两个多月后,小蒋被吉首市公安局以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送往看守所羁押 。

被拘336天获赔20万,“刺伤霸凌者”少年不服申请复议 检方已受理

文章插图


↑2019年8月,小蒋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拘
向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回忆时,他不愿使用“看守所”这个名称,而是用“那个地方”来指代 。那时小蒋刚满15岁,他说,他连“那个地方”的具体职能都不清楚,被戴上手铐进去时,一堆人从床铺坐起来看他,一些人身上有文身,他“心里是懵的” 。
起初,小蒋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被羁押,他以为自己“待几天就出去了”,年少的他尚不知道何谓“犯罪”,但他相信自己未做错事情 。被那些“资历更深”的牢友嘲笑了几个月后,小蒋不再说出那些“很快就出去”的话语 。
起初,他每天想着看守所外的人和事,想着回去上学 。离开学校太久,成绩要落下的 。渐渐也习惯了,出不出去“全看天意”了 。
他看监舍电视机播放的电影来打发时日,每天两到3部电影,每个星期循环播放一遍,一共10来部电影,看到相同内容的电影,就意味着一周又过去了 。
他终日沉默寡言 。“胡思乱想 。也不知道在具体想什么,就是脑子很乱 。”他和牢友讨论自己的案子,有人说,这是正当防卫,也有人说是防卫过当 。他找看守所里的法律书籍看,只从一册被翻得陈旧的《刑法》第二十条找到如下字样: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故意伤害”,法律知识于他而言陌生且晦涩,他未能找到更具体的法律解析和可供参看的案例,来解答心中疑惑 。
小蒋心想着,当15名同学在男厕所一拥而上,对他拳打脚踢时,他需要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 。
转学后被集体排挤的少年
小蒋是湖南邵东人,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也改嫁他乡 。他是7旬老人蒋佑华唯一的孙子,也是这户农村家庭的大部分希望 。
在老家镇上中学念完初一后,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环境,他转学来到离家350公里外的湘西州吉首二中,仍旧从初一念起 。
在校园里,其他学生聊天时都说湘西本地方言,只有小蒋操一口普通话 。根据小蒋讲述,以其时任班主任石英利的观察,小蒋曾因“外地人”身份,遭到其他学生排挤、打压 。
刚转学过来时,小蒋就曾被别班学生殴打过,原因仅是他趴在教学楼三楼围栏往下看,正与一名本地学生眼神对上,对方认为他“很嚣张,敢盯着老子看”,便招呼10几个学生,将小蒋逼到学校男厕所 。在男厕所,等待他的是10几个人“铺天盖地的拳脚” 。
挨打后,小蒋向班主任求助,但后续的处理结果,令他感觉求助师长收效甚微 。打人的学生被校方通报批评,并赔偿了一些钱,但小蒋认为,这样的处理不痛不痒 。石英利说,小蒋可能因此存在一些心理阴影,自此不信任老师,但也未与老师讲过他对处理结果“心里不服” 。
那桩将小蒋“送”进看守所的案子,发生在小蒋初二时,由一盒价值7元钱的“红旗渠牌”香烟酿发 。
一次春游时,小蒋与同班女同学交谈了几句,被同年级另一个班的学生胡某认为“招惹了他女朋友” 。胡某要求小蒋买包烟赔礼道歉,否则就要打他;但价值7元的香烟,被胡某嫌弃“太差”,没有收下 。
2019年5月17日,吉首二中男厕所内,另一名与小蒋“性格不合”的学生孙某遇到胡某,两人谈起小蒋,都决定要打他一顿 。在两人“号召”下,很快,厕所里凑到15名学生,他们都“要打小蒋” 。
案件资料显示,其中多数学生与小蒋素不相识,其中有学生称,“只是想打人”或“帮朋友撑场子” 。
当孙某去教室要求小蒋“去厕所”时,曾经在男厕所挨过打的小蒋很清楚,去了厕所“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他拒绝了,又被威胁“不去的话,到了学校外面喊社会上的人打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