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0篇( 九 )


(3)加强作业完成的管理 。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小组同学完成作业 。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课,进行单独辅导 。对学困生进行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 。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内外活动,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自己的教学经常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均进行动态记录 。
(4)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 。本班学生吉杰,学习习惯较差,常期不做作业,学习成绩明显不如以前,平时也不和同学一起玩,自卑心理很严重,有时缺这少那,针对这种情况,我和任课老师商量,吉杰并不笨,咱们想办法把他抓一抓,成绩肯定会赶上的 。俗话说:“甜言一句三冬暖”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最需要教育者赐予热情的激励和体贴关心的语言 。我首先从生活细节入手,平时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对他不歧视,不冷眼相待 。有时给他一个本子,有时给一支铅笔 。那怕有一点进步,我都会表扬 。其次从心理上关心他,和他始终坚持感情的交流,把爱和温暖给学生 。学生有了自信心,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从原来的五六十分一下子提高到九十四分 。看到这样的成绩我感到很欣慰 。
总之,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会不断总结经验,力求不段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 。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10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把以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为研究课题,使学生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现从三个方面简论如下:
1、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9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 。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 。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教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1基本能力 。
1、 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谐音他们的注意力 。
例如:在教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法数是二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 。
在讲解准备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 。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 。由于我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新知识 。
2、合理组织,张弛相间 。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自然的引入已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了方向 。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理解和运用 。正是因为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知识,充分地利用了课堂 。
2、由直观教学入手,促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 。对待三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 。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 。为此,我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 。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板书例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