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地理教学设计 初一上册地理教学设计范文( 七 )


教师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 。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
作业设计: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下节课带来,并比比看谁做的 。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 。上节课请大家回家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请大家拿出来,并在小组中交流展示 。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展示自制的地球仪 。
教师活动:选出两到三个制作较好的地球仪并向全班展示,随后进行鼓励性评价,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
教师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 。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教师活动:(展示经纬仪)在经纬仪上指示纬线但不说出定义,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2.请同学们在自己制作的小地球仪上,用彩色水笔画出两到三条纬线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辅导同学 。
(评价活动结果)
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展示经纬仪并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在自制的模型上画出两条经线 。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
教师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在你们自制的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 。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
教师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或课件 。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自制地球仪上标示出基多市 。
教师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5页,图1.7并回答 。
教师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 。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
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outh”的开头字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