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节 。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节复清明节 。
晋文公将书藏入袖中 。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清明节的传说作文7
在我的家乡对清明节有这样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太子为了躲避祸害,在流亡期间,原来跟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跟随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太子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太子,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他吃了 。十九年后,太子回国做了君主 。就是后来传说晋文公 。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向想起了旧事,心中有愧,晋文公亲自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背老母躲进了山里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想让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
第二年清明节这天,晋文公率众臣到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 。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 。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山踏青 。
清明节的传说作文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关于它的由来,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下面就挑一个来讲讲:“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 。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 。重耳在外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 。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 。经人提醒,他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 。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 。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重耳非常后悔,把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每个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重耳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发现柳树复活了,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禁火,在“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 。
我们知道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佳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儿童更不忘记他们!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 。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祖国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告慰烈士忠魂!
推荐阅读
- 硬柿子怎么弄又甜又软 软柿子和硬柿子的区别
- 生意人梦见很久不联系的朋友
- 常乐足道是做什么的?
- 爸爸去哪儿李亦航近照 还记得《爸爸去哪儿》里的李亦航吗
- 电脑鼠标间歇性卡顿怎么办 鼠标卡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 关于描写桥的优美句子 描写桥的优美句子
- 大众系列后面是M开头的是什么车
- 干啰音与湿啰音的区别表格 干啰音与湿啰音的区别
- 你和你的另一半相克吗 倾听你的另一半
- 描写蔷薇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蔷薇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