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二 )



豇豆中所含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的作用 。
豇豆的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参加糖代谢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
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矿物质包括铁质、镁质、锰质、磷质、钾质等,蛋白质及叶酸 。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尤其适合糖尿病、肾虚、尿频、遗精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气滞便结者应慎食豇豆;豇豆要烹饪热透食用,不熟豆角易导致腹泻、中毒 。
药膳方
生豇豆适量,细嚼咽下或冷开水送服,治食积腹胀,暖气 。
豇豆汤:干豇豆100g,水煎服汤,治糖尿病、口渴、尿多 。
豇豆粥:豇豆100g,粳米150g,盐、味精各适量 。将豇豆洗净,用清水浸泡发胀备用 。将粳米淘干净,放人锅内,加人豇豆和足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豇豆、粳米熟烂为度 。再人精盐、味精等即可食用 。
豇豆炖鸡肉:豇豆100g,藤藤菜30g,鸡肉100g,料酒、葱、姜、盐、味精适量 。将鸡肉洗净,切成小块,再把豇豆、藤藤菜冲洗干净,切段,与鸡肉一起放人锅内,再加人清水、料酒、葱段、姜片、精盐等,先以武火煮沸,继以文火,待鸡肉、豇豆熟烂时,再加入鸡精精调味(味精也可),当菜食用 。
医疗价值
主要成分
种子含大量淀粉,脂肪油,蛋白质,烟酸,维生素B1.B2 。鲜嫩豇豆含抗坏血酸(维生素C)22毫克 。
药性功能
一年生草本植物,蔓生,茎长约一丈有余,还有一种是藤蔓较短的 。果实为圆筒形长荚果 。叶嫩时可食 。
种子呈肾脏形,嫩荚可作蔬菜食用,生食可导致腹泻 。花有红色、白色两种 。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三·豇豆》:“豇豆处处三四月种之,一种蔓长丈馀,一种蔓短”,“豇豆开花结荚,必两两相垂,有习坎之义 。”
:长豆角、长子豆、豆角、豇豆
:(汕尾地区),羊角、豆角(《医林纂要》)、线豆、角豆、饭豆、腰豆、长豆、裙带、菜豆、四季豆、矮脚豆、豆角(《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浆豆(《贵州民间方药集》) 。古称:江豆、十八豆(黑龙江地区)、带豆(福建地区) 。
:为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 。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
:豇豆属于豆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蔬菜作物之一 。豇豆子熟后呈肾脏形,有黑、白、红、紫、褐等各种颜色 。豇豆在中国主要产地为山西、山东、陕西等地 。
甘,平 。①《滇南本草》:“味平 。” ②《纲目》:“甘咸,平,无毒 。”③《本草从新》:“甘涩,平 。”归经入脾、肾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阴经气分 。”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胃 。”
健脾补肾 。治脾胃虚弱,泻痢,吐逆,消渴,遗精,白带,白浊,小便频数 。
《滇南本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 。”
《本草纲目》:“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 。止消渴,吐逆,泄痢,小便数,解鼠莽毒 。”
《本草从新》:“散血消肿,清热解毒 。”
《医林纂要》:“补心泻肾,渗水,利小便,降浊升清 。”
《四川中药志》:“滋阴补肾,健脾胃,消食 。治食积腹胀,白带,白浊及肾虚遗精 。”
主治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养颜身,生精髓,止消渴,治呕吐,痢疾,止尿频,可解鼠蛇之毒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煮粥、北方多用来制作粘糕、豆包的馅料;在南方,多用于烹饪,可清炒,可凉拌,也可拌入青椒等辅助材料煎炒,亦作为各类汤粉类食物的佐料 。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