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二 )


因为他们七个人的行事风格与常人不同 , 性格乖张 , 所以并不被身边的人理解 , 不过虽说七贤放浪形骸 , 但是为人却非常谨慎 , 他们聚在一起之时几乎不会议论朝政 。
竹林七贤精神相通 , 兴趣相投 , 聚在竹林之中 , 用喝酒畅聊的方式交流感情 , 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文章插图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文章插图
竹林七贤的隐逸文学和闲情文学
竹林七贤性格各异 , 他们之间的交往多为精神层面的交往 , 而非现实层面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七人都对玄学、道家思想颇有研究 , 对隐逸之风颇为追捧 。
竹林七贤喜欢远离案牍 , 远离正治 , 在挺拔清香的竹林中谈论玄学 , 感悟人生 。
竹林七贤聚在一起 , 既不谈功名利禄 , 也不谈是非得失 , 只谈个人兴趣和诗歌文学 , 这种思想上的连接使得他们的友谊更加长久 。
他们不满世俗礼教的规矩 , 纵情于山水之间 , 互相理解又互不相同 , 在喝酒、郊游、赏景、养生之时写下了诸多优秀诗篇 。
竹林七贤聚在一起之时常常喝酒、弹琴、郊游 , 因此宴饮和郊游便成为了他们创作的一大主题 , 嵇康所创作的《酒会诗》就是宴饮题材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
嵇康和阮籍常常在一起喝酒 , 两人饮酒必醉 , 全然不顾自己的形象 , 非常洒脱 。
竹林七贤对于饮酒的态度各不相同 , 阮籍嗜酒 , 而刘伶痴酒 , 他们二人对酒的痴迷比其他几人更甚 。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文章插图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文章插图
嵇康、向秀等人为了避世多会采用借酒消愁的方式 。
他们对酒的态度比较压抑、内向 , 但阮籍刘伶却经常在饮酒之后表现出激昂狂放的一面 , 他们在饮酒后不顾个人形象的大肆宣泄内心情感 , 表现出了个性的张力 。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提到过阮籍饮酒的猖狂之态 , 从表面上看 , 阮籍酒后的猖狂是在发疯 , 但是他的张扬却反映了他对强权正治的不满 。
阮籍生活在司马氏强权压制的年代 , 他在风雨飘摇的环境中走的尤为艰难 , 他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
他不满司马家族的强权 , 但是他又无可奈何 , 他只能通过喝酒来宣泄个人情绪 , 他的酒后疯狂行为表现了他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
刘伶与阮籍不同 , 刘伶爱酒爱的痴狂 , 整日与酒为伴 , 他的酒量很大 , 常常借酒撒泼耍疯 , 对于刘伶来说 , 能够一醉方休 , 痛饮美酒就是他生活的意义 。
刘伶非常享受自己饮酒后的精神状态 , 他期待自己能够通过饮酒来解放自我 , 追求内心和谐 , 刘伶的《酒德颂》中的大人先生的形象就是他内心的理想人格 。
阮籍喜欢寄情于山水之间 , 他常常采用登高眺望的方式来欣赏大自然的风貌 , 翻开他的诗 , 我们既能看到山河的壮丽也能看到自然的闲趣 。
竹林七贤对老庄之学都有研究 , 因此他们也格外注重养生 , 养生指保养生命 , 延年益寿 。
嵇康与向秀见面之时 , 围绕《养生论》进行过多次讨论 , 他们的讨论也成为了中国养生思想史上的重要话题 。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文章插图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

文章插图
虽说七人都追逐养生 , 但是他们养生的思想却各不相同 , 向秀认为道家和儒家可以同时存在 , 两者可以合二为一 , 人们可以在道家的无为逍遥和儒家的名教之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
这一点在他所创作的《难养生论》中也体现了出来 , 他认为情是人的本性 , 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 , 而嵇康则认为情是自然之理 , 是万物发展的规律 , 应该无为自然 , 用无为的方式养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