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迈步改善对日关系,两国能否打破十年恶性循环?( 二 )


韩国大法院于2018年10月作出终审裁定,判令新日铁住金公司和三菱重工公司赔偿韩籍二战劳工赔偿原告,日企拒绝赔偿 。这开启了日韩关系的新一轮恶性循环 。
因担忧韩国冻结日方在韩资产,2019年7月,日本方面以“双方的互信关系受损”为由对一些出口韩国的半导体制造原材料施行管制,韩国政府认为这是日方不满裁决而进行“政治报复” 。韩国则以不续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作为回应 。
此后,韩国民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双方关系降至冰点 。

韩国大迈步改善对日关系,两国能否打破十年恶性循环?

文章插图



韩日两国关系能否缓和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图源:韩联社
迫切与日交好之动因
自上任之初,尹锡悦就将改善韩日关系作为重要的外交课题之一,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尽快改善对日关系”的强烈意愿,二战强征劳工问题成为他用来“破冰”的利刃 。
在公布索赔方案的几天前,尹锡悦已经对外释放了强烈信号 。今年3月1日的“三一节”纪念活动上,他说:“‘三一运动’过去一个世纪,如今日本从过去军国主义侵略者转变为与我们共享普世价值、在经济安保及全球议题上携手合作的伙伴 。”“应回顾未能顺应世界历史之变而丧失国家主权、饱受痛苦的过去历史 。”
“三一节”是韩国纪念1919年3月1日在日本殖民统治下抗争的独立运动,在具有历史意义的节点,尹锡悦将日本从“侵略者”的角色转为“伙伴”,有韩国公民团体和历史学家谴责尹锡悦助长“亲日历史观” 。韩国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发言人批评尹锡悦言论是在合法化“殖民现代化论”,即日本当年对韩的压迫性统治最终对韩国有利 。
韩国总统室官员随即辩驳,声称韩日有两大势力,一个争取克服过去问题面向未来,另一个则图谋激起反日和嫌韩情绪谋取政治利益 。“谁更为国家利益和下一代着想,国民应该看得很清楚 。”
“从全新视角来看,在政治和经济上,韩国能从日本那里获取更多利益 。”首尔国民大学的韩国与日本关系专家李元徳对韩媒表示,在应对朝鲜和中国方面,以及应对在供应链领域的挑战,日本也需要韩国与其站在同一阵营 。
实际上,外界看得很清楚的是,尹锡悦急切想要改善韩日关系 。据韩媒MBC报道,尹锡悦亲自说服执政党内反对索赔解决方案的人士,称“即使国内舆论恶化,也要改善韩日关系 。”西野纯也说,由于韩国“保守”与“进步”的意识形态对立,韩日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内政治问题,尹锡悦希望从国内政治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日外交正常化,在其面对国内政治困难时,岸田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推动韩日关系改善 。
“目前来看,改善对日关系的节奏太快,步子太大 。”王箫轲说,韩国民意反弹是必然的,在野党会掀起新一波的反尹高潮,尹锡悦的支持率恐进一步下滑 。
就在尹锡悦在3月1日发表争议性演讲的当天,数十名韩国民众在位于首尔的日本驻韩大使馆附近进行集会,他们撕毁了一面带有日本“太阳旗”图样的横幅,并要求尹锡悦政府停止就强征劳工问题与日本进行的谈判 。3月6日,在新的赔偿方案公布之后,数百名韩国受害劳工及家属和市民团体的代表来到首尔市政府前的广场上举行集会,抗议韩日两国政府草草就强征劳工赔偿问题达成协议,敦促政府撤回该方案 。
面对韩国国内的反日情绪,韩国外长朴振表示,让日本对历史问题重新谢罪并不是真本事,更重要的是让日本一以贯之认真履行以往表明反省道歉的官方谈话 。他用水杯打比方说,“现在杯里的水已经过半,今后如果日本拿出诚意,有望越来越满 。”
首尔大学(SNU)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教授安格(Benjamin A. Engel)对法新社说,韩方索赔方案所能带来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方面接下来采取的行动,日方至少要进行某种形式的道歉,并且涉案日企要为赔偿金捐款,以说服韩国民众 。如果无法达成,“韩国政府的解决方案没有多大意义” 。
岸田文雄6日表示,“继承历届内阁关于历史认知的立场,包括1998年10月发表的日韩共同宣言 。”1998年日韩共同宣言由时任日本首相小渕恵三和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发表,内容包括日本对过去的殖民地统治的“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 。韩国总统室对日方回应给予了积极评价 。
王箫轲分析称,寻求与日本交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尹锡悦的国内政策没有任何起色,其需要在对外政策上推进其既定方针,即改善韩日关系、推进韩美日三边同盟,这被认为是应对“朝鲜威胁”、抗衡中国影响的有力措施,能够让其继续获得保守阵营基本盘的支持和美国的赞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