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时 , 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 , 到宫中做了双木屐 , 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 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
第二年 , 晋文公领着群臣 , 素服徒步登山祭奠 , 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 , 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 , 绿枝千条 , 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 , 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 , 珍爱地掐了一下枝 , 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 , 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以后 , 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 , 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 。他勤政清明 , 励精图治 ,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
此后 ,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 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 , 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 , 捏成燕子的模样 , 用杨柳条串起来 , 插在门上 , 召唤他的灵魂 , 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 , 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 , 人们即不生火做饭 , 只吃冷食 。在北方 , 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 , 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 , 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 , 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 , 以示怀念 。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 , 除了讲究禁火、扫墓 , 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 , 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 , 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 以锻炼身体 。因此 ,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的悲酸泪 , 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 , 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秋千 , 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 , 最早叫千秋 , 后为了避忌讳 , 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 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 , 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 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
鞠是一种皮球 , 球皮用皮革做成 , 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 , 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 , 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
踏青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 , 春回大地 ,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正是郊游的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
植树:清明前后 , 春阳照临 , 春阳照临 , 春雨飞洒 ,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 , 成长快 。因此 , 自古以来 , 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 , 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的活动 ,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插柳据说 , 插柳的风俗 , 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业”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 , 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 , 以预报天气 , 古谚有“柳条青 , 雨蒙蒙;柳条干 , 晴了天”的说法 。黄巢起义时规定 , 以“清明为期 , 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 , 戴柳的**俗渐被淘汰 , 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 ,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 , 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 , 插到哪里 , 活到哪里 , 年年插柳 , 处处成阴 。
推荐阅读
- 散粉跟粉饼的区别怎么用 蜜粉散粉和粉饼的区别
- 老瓦是什么鸟,老鸹枕头的来历是什么?
- 编辑pdf文件简单的方法 如何编辑pdf文件内容
- mp4格式电脑打不开的解决方法 电脑mp4格式视频打不开怎么办
- 最好用的家用投影仪盘点 家用投影仪什么牌子最好最清晰
- 卸载电脑软件的方法 如何卸载电脑软件
- 冯骥才的猫婆表达了什么 猫婆冯骥才
- 蜂蜜可以放多久,没有过滤的蜂蜜可以放多久?
- 系统对硬盘进行分区的方法 如何在系统内给硬盘分区
- 电脑锁屏设置的方法 电脑哪里设置锁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