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独居老人 84岁独居老人:为自己办一场葬礼( 二 )


我有2亩多的地,种小麦、玉米和黄豆 。我每个月领低保370元,胃不太好,在家里就吃红薯饭,得闲了,就花个两三块钱喝一碗稀饭,吃一根油条,吃个包子,大多数时候都在屋里待着 。
自己一个人住,我得注意自己的身体,每次去县医院检查,就找邻居骑三轮带我去 。他们也不小,六七十岁了,村里都这样,都是老人和老人搁屋里头说话 。
我在赵屯村算是待了一辈子 。以前,村子分三个生产大队,赵东、赵西、赵北,现在合成了一个村 。我还是个娃娃的时候,村里还都是茅草屋子,虽然穷,但热闹 。村里年轻人都不搁外头打工,哪家结婚了,哪家生孩子了,摆上七八桌酒席,还有跳舞、玩打圈套环的,到了晚上还吵吵闹闹的 。
那时候,把6个孩子拉扯大,你只能靠勤劳 。在外面挣的每一分钱,都留着给女人和孩子花 。养孩子就跟种庄稼一样,看着他好好上学、好好读书,一天天就长大了 。
孩子长大,我也就老了 。媳妇因为糖尿病引发了偏瘫,在床上躺了十多年,我也给她洗手洗脚、给她喂饭喝水,照顾了十多年 。虽然辛苦,但每天我们都说话,聊聊家常事 。媳妇走了之后,我没了说话的人,就等着儿子女儿打工回家过年 。
他们也不是每年都回来 。今年,他们腊月二十五就回来了 。因为疫情,有些孙子我都三年没见了,长大了不少 。正月十二,我把他们送走,心里发慌了一阵 。但过了一阵也就好了,他们下一年还会再回来,我好歹有个盼头 。
这几年,农村变化大,大家都建了三四层的房子,但村子里还是些一样的人,只不过都老掉了,村子也变安静了 。我们村的老人除了带孙子孙女,就是打麻将 。家家户户都有点烦心事,最热闹的就是每天下午2点到5点,我们这些老人聚在一起,谈谈心、谈谈庄稼、谈谈家事,那是最痛快的时候 。
“体会下死的感觉”
三年前,我媳妇走了,一年多前我三儿子又走了,我就有了个念头,该准备棺材了 。
我有5个儿子,4个都是十多年前就出门打工了 。只有三儿子,他最听话,跟我们一块儿住,他一辈子没结婚,他说“结了婚就疼不了妈了”,我和媳妇都指望他养老送终 。
没想到是我给他送终 。一年多前,我三儿子得了肺癌,就这么去世了 。他年纪轻,才55岁,我心里痛死了,跟不活了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睡也睡不着觉 。这次我活着,我也体会一下死的感觉 。我也看明白了,死就是睡过去了,不会开心也不会难过,所以人活着的时候,高兴一次算一次 。
人活着的时候买的棺材,我们叫“喜棺” 。五六年前,我检查出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得了糖尿病、冠心病、脑梗,一身毛病,说不准啥时候也走了 。我就琢磨准备一个,省得到时候再买 。
这两年,我觉得很“孤独”,尤其是早上醒来的时候,感觉心里面怦怦乱跳,血液不畅通,难受,害怕自己死了也没人知道 。
我媳妇死的时候,跟我说心里不得劲,得缓一会儿 。我就把她抱在怀里,摸摸她的手,发凉,再摸摸她的脚,我说坏了坏了,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去,最后也没抢救过来 。

88岁独居老人 84岁独居老人:为自己办一场葬礼

文章插图


穿着寿衣的张老汉 。图源视频截图
给人办葬礼,是活人要向死人说再见了 。我们村的葬礼有很多讲究,首先人不能埋得太早,要搁七天,或者三七,才能下葬,是对老人尊敬;儿子呢,还要一路撒纸钱,这叫孝顺;送葬回来后,大家还要一起把白帽拔掉,能看出来你人缘好不好 。
现在,村子里结婚的人一年到头都没有一两个,办白事的倒是变多了 。大家也都不讲究了,不讲晦不晦气了 。就今年过年的那时候,连火化都不火化了,直接埋地里去 。
因为我们这些老人、死人,村里家家户户经常闹矛盾 。我就想,最好老人都自己替自己办葬礼,不麻烦别人 。
三年前我媳妇的葬礼,除了每个儿子出三千,其他都是我张罗的 。那是我第一次买棺材 。人家拿着坯子给我看,说这个好,光滑,我就要这个了 。我让她住得好一点,漂亮一点 。我要对得起我媳妇 。
那时候我就想,我也要有一口好棺材,住得舒服 。我的葬礼也要热热闹闹的,要亲眼看到,不然人家把你撂河里去你都看不到,但最好不要麻烦我的儿子女儿,为什么?因为不富裕,他们要是富裕了,我还怕什么麻烦?
现在,我算是亲眼看到了,也体会到了我的葬礼 。等我真的去世以后,我想把办葬礼的钱交给一个孩子,再把我埋到地里头去,刻一个碑,写清楚我一辈子有几个子女、孙子孙女,就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