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盏到底咋回事( 二 )


史载,吉州窑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
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最富创造性的民间窑场,其瓷器品类融汇禅学与儒家文化,吸收多种工艺,装饰新颖独特,格调清新质朴,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吉州窑的瓷器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恐非木叶盏所属 。
木叶盏是吉州黑釉的佼佼者,内外均施黑釉,盏内放一片桑叶,送入窑室烧制 。在经过1300度高温之后,这片桑叶不仅没有灰飞烟灭,相反,其美丽的纹路、形体、脉络永恒而完整无缺地保留在了漆黑的茶盏上 。
从宋元时期开始,天目木叶就远销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国际市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
2、发展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民间窑场之一 。吉州窑所在地虽没有优质瓷土,但能在产品的种类和装饰上下功夫,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立于陶瓷业数百年 。
吉州窑产品很丰富,有青釉器、印花白釉器、白釉釉上黑褐彩绘器、绿釉器、黑釉器等;装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印花、剔花、彩绘、剪纸贴花、堆塑、木叶纹等 。其中又以黑瓷最为有名 。
吉州窑黑瓷包括虎皮斑、玳瑁、油滴、鹧鸪斑以及上面提到的剪纸和木叶等 。
中国黑瓷在日本又称天目 。相传宋、元时期,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把从浙江天目山得到的福建建窑黑釉瓷盏带回国去,遂称之为天目 。
日本人按不同的花纹和色泽把黑瓷分为油天目、玳瑁天目、木叶天目、珠光天目等 。他们还把日本自己烧的黑瓷称为濑户天目,朝鲜烧的黑瓷称为高丽天目 。
木叶纹盏,体现了吉州窑的特有风格 。制作时,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然后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再把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成为木叶纹 。
木叶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叠加 。所用叶子有人认为是桑叶,也有人认为是菩提树叶 。经过这样加工过的黑釉碗,有一种质朴的野趣 。这种制作工艺很少流传下来,对于它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 。
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来供人参观 。
另外,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也收藏着一件天目木叶盏,并称其为“世之神器” 。由此可见,这一举世无双的木叶盏工艺及其产品,如今已经被人们视若瑰宝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