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管 。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 。如果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 。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管首先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管第二个八句 。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 。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陋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 。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期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 。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 。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惠 。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
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 。”实际上是说那些踌躇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形来启示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忙到我这边来 。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期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
推荐阅读
- 电子钟怎么调时间
- 想知道猴子吃什么?
- 扇子怎么做简单又漂亮
- 12星男出轨后浪子回头可信吗
- 绑蝴蝶结的步骤,绑蝴蝶结步骤图
- 王子桀不拍戏了吗
- 梦见椰子树有什么预兆?好不好?
- 我想问问少林有俗家弟子吗
- 迎春花的样子描写
- b型血双子座男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