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最常见的咖啡,超市常见的咖啡,哪种味道好?( 二 )


Caffe Mocha 摩卡
提到摩卡 ,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 肯定是摩卡咖啡(caffe mocha) , 但除此之外它还有其他含义 , 所以今天稍微给它正个名 。
摩卡有三个意义:
1 , 港口名
2 , 咖啡豆
3 , 饮料名
先说第一点 , 在阿拉伯半岛南部有一个也门共和国 , 摩卡是那里的一大港口 。当然 , 这个港口也是以咖啡闻名世界 。要知道1606年欧洲才有第一家咖啡馆 , 而1400年 , 摩卡刚的市民就开始普遍把咖啡当饮料了 。可以说当时的摩卡港 , 就是咖啡世界的义乌 , 咖啡贸易极为繁盛 。
第二点 , “摩卡”在很长一段时间 , 是也门这个国家出产的咖啡豆的代名词 。也门处在咖啡生长带 , 这个国家也是大面积种植咖啡的 , 国花是咖啡花 , 国树是咖啡树 , 可见咖啡在这个国家的地位 。
第三点 , 才是大家日常接触的咖啡饮料 。说得直白点 , 摩卡就是具有巧克力风味的拿铁 。在意大利 , 如果点了Espresso , 常常会附送一小块巧克力 , 可见巧克力和咖啡是很搭的 。而caffe mocha是混合了巧克力糖浆、espresso和牛奶的饮料 。两份esp , 5ml摩卡糖浆和220ml左右牛奶 。特别适合在寒冷的冬天来一杯热摩卡 。
顺便一提 , 咖啡摩卡上面没有奶油 。
Macchiato 玛奇朵
Macchiato 在意大利语中是“记号”之意 , 换句话说 , 就是牛奶的白色 , 在Espresso的棕色上点了一个“记号” 。
做法:首先萃取一杯单份Espresso(20-30ml) , 然后将Espresso相等份量的蒸汽奶泡倒入杯中 , 并在液面上留下白色拉花 。
像 Macchiato 这么一份浓郁的奶咖 , 其实很少有人点 , 不适合慢饮 , 只适合一口饮下 。
往往当下大家眼中的玛奇朵 , 是“焦糖玛奇朵”的代称 。
焦糖玛奇朵Caramel Macchiato , 同样是以Espresso打底 , 但额外会加入5-10ml的焦糖酱与esp融合(根据不同糖浆的甜度 , 调整用量) , 然后才倒入蒸汽奶泡 , 最后再在奶泡上挤上网格状的焦糖淋酱而成 。其焦糖风味和咖啡里的巧克力香相得益彰 , 因此十分受欢迎 。这款奶咖的量要大得多 , 一杯大约240ml左右 。
这里顺便说一下风味拿铁吧 , 比如香草拿铁、焦糖拿铁等 , 都是在拿铁的基础上 , 加入了5-10ml香草糖浆或者焦糖酱 , Espresso和糖酱融合后 , 再倒入蒸汽奶泡 , 进行拉花 。就是这么简单 。
Flat White澳白
市面上的 Flat white 种类多 , 解释多 , 改良也多 。翻译过来有好几个版本:澳白、馥芮白、平白等等 。[澳白]说明了发源地:这款咖啡饮料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上世纪80年代已经在澳洲开始流行起来 , 虽然有两种起源说 , 但还是逃不出澳洲这个范围 。
澳白的制作方法是将轻薄打发的奶泡倒入一份 Ristretto (Ristretto 萃取时间15-20s , Espresso 萃取时间20-30s)中 , 奶泡更薄 , 咖啡占比更少 。
正统来讲 , 一杯Flat White并没有拉花 , 因为奶泡之薄 , 无法进行Latte Art 。但是众多咖啡从业者为了[美观]还是稍微增加了奶泡的厚度 , 进行了拉花 , 这一点 , 我也比较认同 。

(看 , 奶泡非常薄)
但是 , 什么东西到国内来总会有点变味 , 尤其是多数人的咖啡意见领袖-星巴克又喜欢“创新” , 所以如果进精品咖啡馆点了Flat White , 跟星巴克的不一样 , 也不用惊奇 , 也许这一杯才是正宗的澳白 。
Piccolo Latte 短笛拿铁
Piccolo , 名词译为短笛 , 形容词是“小型的”意思 。所以 , 短笛拿铁其实也可以叫做“小拿铁” 。
Piccolo Latte最早出现在澳洲 , 澳洲人对咖啡的执着与喜爱举世闻名 , 他们的咖啡烘焙业也极其发达 , 咖啡师们经常要品尝每批次的咖啡 , 但是大杯的Latte一两杯还好 , 四五杯下肚 , 大象也受不了 , 所以他们发明了“小拿铁” , 既可以尝到咖啡于牛奶融合后的味道 , 又不会给胃造成重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