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的读后感800字 《傅雷家书》学生读后感800字( 二 )


通过这些书信,我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就像氧气,围绕在每个孩子的身边,融化在每个孩子的身体里,为了孩子,他们总会忘记自己 。
《傅雷家书》学生读后感800字【篇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你瞧,家书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家书的使用是多么广泛!它是徐徐的春风,微微抚摸着海外游子;它是疗伤良药,轻轻慰藉着受挫人士;它是宁静的港湾,无论身处何方都心存一方净土……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傅雷不仅仅是傅聪的父亲,更是他的朋友和老师 。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孩子的牵挂和想念,朋友间的关怀以及老师的敦敦教诲!
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沉的爱,傅雷在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对于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 。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来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要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作为父亲,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 。可以说“爱子之意,溢于言表” 。
我联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个十分普通的农民,但在我眼里他是独一无二的 。每周回家,一句“这周考试怎么样”便直奔而来 。若我回答“好”,他便让我再努力一些,不得骄傲;若我回答“还行”,他便让我加强做题思维;若我回答“不行”,他就唠唠叨叨,直至成绩“好转” 。父亲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在教育我方面十分严格 。在我六年级时一次数学考得很差,父亲也不怎么记得那类知识点了 。父亲便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法子——让我在手机上面查,我懂了之后,然后再讲给他听,他听懂了,我这题才算过了 。
我的父亲工作十分辛苦 。最近,爷爷住院了,家里的担子自然而然全都落在了父亲的肩上 。有一个星期回家,我远远地看见父亲的背部有红色和黝黑色,十分鲜明 。经母亲提醒我才知道真相——那红色的一大块是被烈日晒的蜕皮了 。我问父亲“你咋这么拼呐?”父亲笑着回答“为了你下学期的学费呀”,不经意间我的眼眶里已布满了泪珠 。
同学们,世上的父亲都是这样——他们不会把自己的爱全部表达出来,而是把它们藏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 。让你无法直接发现 。
父爱如酒,不随岁月的流失而改变;但父爱更如坚石,坚定的站在我的身边,保护着我 。父爱在微处,只等你发现!
《傅雷家书》学生读后感800字【篇4】
一封家书,载着浓浓的亲情,是维系亲情纽带的方法之一 。《傅雷家书》里面的一封封书信,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 。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信,里面涉及良多,而它给我的最深印象却是他对孩子们的严厉家教 。我认为,傅雷首先是一个父亲,其次才是一个学者 。在那一封封信里,不仅有他对孩子的叮咛嘱咐,也有对孩子的严格要求 。他会时刻关注傅聪的钢琴学习情况,会对他提出批评,也会对他夸奖鼓励 。鞭策傅聪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
傅雷深刻懂得,艺术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是human,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 。”
傅雷还对孩子的生活做出了要求:“你在国外求学,“厉行节约”四字也应该竭力做到.我们的家用,从上月起开始每周做决算,拿来与预算核对,看是否超过?若有,要研究原因下周内就得设法防止 。”对其工作时间也提出了要求:“每天的工作与休息时间都要安排妥当,避免一切实击性的工作 。你在国外,究竟不比国内常常有政治性的任务 。临时性质的演奏也不会太多,而且宜尽量推辞 。正式的音乐会,应在一个月以前决定,自己早些安排练节目的日程,切勿在期前三四天日夜不停的,赶任务赶出来的东西总是不够稳,不够成熟;并且还要妨碍正规学习;事后又要筋疲力尽,仿佛人要瘫下来似的 。”

虽然傅雷对傅聪如此严格,但他的信里也流露出催人泪下的爱意:“我说了那么多,又是你心里都有数的话,真怕你听腻了,但也真怕你不肯下决心实行 。孩子,告诉我,你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努力了,那我们就安慰了,高兴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