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抑郁症 B.焦虑症
C.恐怖症 D.强迫症
10.【答案】A 。解析:抑郁症是一种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的表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三是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选项合适 。
二、辨析题
1.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
【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错误 。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导之以行开始,或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
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
2.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想象 。
【参考答案】
题干中的说法错误 。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较短,容量有限,储存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容量为7±2个组块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复述,则就会再次进入瞬时记忆,最终遗忘 。长时记忆的信息在记忆中储存的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而不是想象 。
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
三、简答题
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1.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
所以要知道什么是想象,我们得先知道表象的概念,表象是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因此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
2.想象的分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
做题关键: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 。
例子:①白日梦;②庄周梦蝶 。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
做题关键:有目的性,自觉进行 。
①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
做题关键:有提示 。
例子:①读者阅读《西游记》,头脑中呈现关于西游记的人物形象 。(读者通过书中言语的描述,形成事物的形象,这属于再造想象) 。
②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
做题关键:无提示,独立创造 。
例子:①作者编写《西游记》,头脑中呈现关于西游记的人物形象 。(作者独立创造出书中的人物形象,这属于创造想象) 。
【易错纠正】
再造想象VS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强调有外在提示;创造想象强调独立创造 。
③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 。
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 。
【易错纠正】
理想VS空想
符合客观依据,能实现的是理想;违背客观依据,不能实现的是空想,如:水中捞月 。
2022上半年甘肃教资笔试考前疫情防控须知
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应主动了解所报考区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密切关注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公告,配合、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要求 。因当前疫情防控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相关政策要求如有变化,以最新公告内容为准 。凡考生未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要求,造成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
推荐阅读
- 教资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之模拟题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终身教育制度模拟试题答案
- 最新的mhk考试模拟题 最新教资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小学教资笔试模拟题及其答案 教资考试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科一科二科三科四考试技巧 科一科二科三科四分别考什么
- 教资考试学习动机的分类模拟试题及答案
-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模拟题答案
- 考试前梦见穿破洞衣服
- 教资考试教学原则模拟试题答案
- 驾驶证如何取消预约考试 科二预约成功怎么取消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