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霸州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霸州是哪个省的城市( 三 )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益津县,入霸州,属北平府,后属顺天府,领文安、大城、保定三县 。
清初,仍沿用旧制 。至雍正六年(1728年)改文安、大城、保定直属顺天府,霸州由直隶州降为散州 。至此,霸州为直隶州历时769年,改为散州后185年 。
民国2年(1913年),改霸州为霸县,由原顺天府改属京兆特别区 。
民国17年(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霸县为河北省属县 。
民国26年(1937年)日军入侵霸县 。
民国27年(1938年)1月13日,县城及主要集镇沦陷 。霸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晋察冀边区冀中行署五分区(1940年1月改十分区) 。
民国30年(1941年)9月属十分区第二、三联合县 。民国33年(1944年)10月又分属十分区第二、三、四联合县 。
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各联合县撤销,霸县基本恢复原境,仍归属冀中行署十分区领导 。
民国36年(1947年)10月,平津解放前夕,霸县处于国、共两党争夺“拉锯”之地区,由原属文安县北境边沿的胜芳、苏桥等36个村镇与霸县合并为胜霸县 。
民国37年(1948年)12月,胜芳从胜霸县辖区析出,为县级市,霸县又恢复原名,为冀中十分区所辖 。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霸县属河北省天津专区管辖 。
1958年10月,霸县、永清、固安合并,称霸县,治所在霸县县城,为天津专区所辖 。
1961年8月,永清、固安、霸县三县分置 。
1974年1月1日,霸县属河北省廊坊地区管辖 。
1988年9月,廊坊地区撤区建市,霸县属廊坊市管辖 。
1990年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霸县,设立霸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省政府授权廊坊市管理 。
2005年,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扩权县(市)之一 。
行政区划
1950年,县行政区划改为城关、辛店、信安、堂二里4个区 。
1952年又调整为5个区 。一区:城关及老堤一带;二区:岔河集、临津、南孟一带;三区:辛店、康仙庄及煎茶铺北部;四区:煎茶铺、东杨庄、高桥、信安一带;五区:堂二里、中口及其以东地区 。
1954年,胜芳镇及其周围的12个村重新划入霸县 。全县面积约865平方公里,共辖317个自然村镇,建立以下72个乡 。
1956年,全县72个乡(镇)并为33个乡(镇) 。一区辖武将台、老堤、城内、康仙庄、苑口、刘庄6个乡;二区辖岔河集、,临津、叶庄、北落店、南孟、何庄6个乡;三区辖北杨庄、李家营、仓上、后两间、辛店5个乡;四区辖王坊、台山、煎茶铺、大辛庄、杨各庄、信安镇6个乡镇;五区辖中口、堂二里、大韩家堡、牛百万、辛章、扬芬港、褚河港7个乡;胜芳镇辖镇内各街及王庄子、王圪垯两个乡 。
1957年撤区并乡,原33个乡并为16个乡(镇) 。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以原来乡为基础成立了16个农村人民公社 。同年10月,永清、固安、霸县合并为霸县,全县共计1059个村镇,并为15个公社 。其中原霸县范围有城关、南孟、煎茶铺、胜芳镇、堂二里、扬芬港6个公社;原固安范围有柳泉、固安城关、马庄、牛驼、宫村5个公社;原永清县范围有永清城关、别古庄、曹家务、后奕4个公社 。
1961年7月,恢复霸县原建制 。胜芳重新划为县级镇,辖周围11个村 。原属霸县的宋贺郎营、马家营、罗家营、绳高营、千人睦、朱家营、仓上、大辛庄、二辛庄、三辛庄、杨青口、彩木营、西辛庄、东辛庄14个村划归永清县管辖 。原属雄县的三奇划入霸县 。分县后,霸县共292个村镇,面积约770平方公里,分为城关、康仙庄、老堤、岔河集、临津、南孟、辛店、煎茶铺、东杨庄、中口、信安、堂二里、东段、褚河港、辛章、扬芬港16个公社 。
1963年下半年,胜芳镇再次划归霸县,开始为一个公社,1965年分为胜芳、石沟、王庄子3个公社 。县境面积783.98平方公里,全县共304个自然村镇,划分为19个公社 。
1980年11月,从城关公社中析出城内一至六大队和城外的花车店、迎恩村、挂甲庄、北关、南关、朱庄共12个大队,连同当地非农业人口,组建为城关镇 。全县共2个镇、18个公社 。
1990年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霸县改设霸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由廊坊市管理 。行政区划未变
1992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从霸州镇划出付庄、宋庄、小何庄,从临津乡划出大何庄、北燕家务北头村、北燕家务南头村等6个行政村,成立霸州市省级火炬产业园区 。
1996年9月,改称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