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语文学科通用教学计划( 七 )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 , 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 ,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 , 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
三、学习目标:
1、认字200个 , 会写200 ,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
2、会使用字典、词典 , 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 用毛笔临摹字帖 。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 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 , 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 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 , 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8、留心周围事物 , 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 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 提出不懂的问题 , 开展讨论 ,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四、教学措施 。
1、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2、要坚守不移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
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 , 注重读写结合 , 循序渐进地进行习作教学 。
4、要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 。
5、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 。
五、教学进度
略 。
六、教改教研实验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许多国内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 , 真正有效的阅读 , 必须依靠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 , 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 , 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 , 达到阅读的目的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 任何人都不能越俎代庖 。教师的职责 , 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 , 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 主动地、专注地阅读 , 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 。因此 , 在教学中 , 老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 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 , 为每个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 让学生积极充分地读书、思考、讨论、表演等 , 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和条件 , 都能实现自己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 。通过对“个性化”阅读教学课题的研究 ,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 能用自己独特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 ,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创新意识 , 进行多元化的阅读评价 ,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 以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 提高阅读质量 。
七、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语文课不能只满足于进行语言训练 ,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情操 , 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 , 掌握语言 , 运用语言 , 学习表达 , 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对学生进行爱护家乡、学校一草一木 , 净化、绿化、美化学校的环境教育 , 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方面进行教育 , 侧重培养学生环保的社会意识、道德意识 。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 渗透环境教育 。
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 , 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
3、语文学科开展研究学习 , 学生收集“我喜爱的动物” , 从中使学生感觉爱护动物、热爱生命、培养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