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东亚和日本教案 日本高二地理教案( 八 )


4.对濒危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办法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动植物园
C.建立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
D.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答案 A
解析 野生动植物的原生地最适合其繁衍和进化,因此,对濒危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
5.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
答案 (1)c d (2)风力作用 (3)③ ⑤ 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差异,因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 。(1)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季风区,暴雨发生的频率较高,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植被破坏严重 。多暴雨、植被覆盖少、山地地形等都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条件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3)根据图中各序号的位置和黄河、长江流域的范围作出选择 。①工程位于西北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 。(4)④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①地的河西走廊地区位于祁连山北麓,地形较为平坦,但气候干旱,降水少 。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多种多样,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都存在
B.青藏高原因人类活动较少,所以没有生态环境问题
C.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锐减
D.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答案 D
解析 A项说法太绝对,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在我国存在,故A错;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故B错;南方丘陵山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严重,而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故C错;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
2.下列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
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及x疆等地
C.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
D.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 D
解析 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森林破坏,但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故A项错;内蒙古、青海、宁夏和x疆等地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由于草原退化而导致土地荒漠化,但荒漠化的分布不只在这四个省(区),它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半干旱区,故B项错;保护湿地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和退田还湖,故C项也错,排除前三项,只有D项正确 。
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完成3~4题 。
3.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a—饲料 ②b—养禽 ③c—秸秆 ④d—发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②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③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④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3.B 4.A
解析 a代表为养禽业提供饲料;b代表牲畜的粪便可以用来发展沼气;c代表秸秆作为发展沼气的原料,最终以废渣液的形式回归土壤,增加土壤肥力;d是用沼气发电改善农村的生活用能结构,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

推荐阅读